近日,著名导演王晶在谈及娱乐圈现象时,毫不留情地指出,许多明星的爆火都是资本在背后做局,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王晶以香港影坛为例,揭示了资本通过垄断媒介资源强制制造知名度的手段。他透露,当年嘉禾公司为了捧红苗可秀,在香港天星码头悬挂其巨幅海报长达两个月,使其迅速蹿红。而张曼玉在参选港姐前,也因新世界中心百货的全港巨型广告提前积累了知名度,即便未夺冠也已成为公众焦点。王晶还自曝曾买下六份主流报纸头版来宣传邱淑贞的电影《赤裸羔羊》,单日就制造了“红遍全港”的效应。
不过,王晶也承认,资本造星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如观众缘等,但他直言当下部分流量明星“素质远不及过去”,硬推的效果大打折扣。他更是毫不客气地炮轰姜涛“被资本捧到与能力不符的高度”,认为其破坏了行业生态。王晶称姜涛“人肥歌鸡舞贱”,虽然之后他删除了这条微博,但又再次发文表示,姜涛本人没有错,错的是背后疯狂的资本和师奶粉丝。
此外,王晶还对畸形的追星文化进行了批判,他多次强调“追星是愚蠢行为”,批评饭圈集资本质是“花父母的钱为资本输血”。他举例说,内地粉丝存在堵路应援、购买高溢价应援周边等行为,如某顶流生日广告耗资超600万,这实在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王晶呼吁年轻人将追星的精力转向学习、运动或哲学探索,他认为“痴情若能用于正途,足以成就人生”。
对于王晶的这些言论,网友们也是看法不一。支持方认为他撕开了娱乐圈“皇帝的新衣”,揭露了资本操纵的事实,杜琪峰、古天乐等香港影人也暗表支持。但反对方则质疑他忽视了个体的努力,比如周星驰就是从龙套一步步逆袭成为巨星的,成功并非全靠资本。还有网友指出,王晶曾享受资本红利捧红邱淑贞,如今批判资本造星是“过河拆桥”。
不管怎样,王晶的言论都引发了人们对于娱乐圈资本造星和追星文化的深入思考。在这个资本主导的时代,明星的爆火似乎变得更加容易,但真正能够凭借实力和作品站稳脚跟的却寥寥无几。而对于粉丝来说,理性追星才是正确的选择,不要让自己的热情被资本利用,成为了“数据泡沫”的制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