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小黑盒作者@昂好bushi于08月13日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写在前面:请大家在评论区和平探讨,不要引战,不要和其他游戏比较。】
----------
2024年8月8日上午10点,《黑神话:悟空》发布最终预告:“8月20日,重走西游”。这部精彩的PV,不仅给长期关注黑猴,正在苦苦等待发售的玩家又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还因为精彩的内容编排、出圈的音乐,让一大批观望的玩家信心大增,果断加入马喽的行列。
截止2025年8月8日上午10点,这部最终PV在B站的总播放量约2298万,点赞、投币、收藏、转发总量约385万。
----------
笔者本人也是看到这部精彩的最终预告片之后,果断购入豪华版。现在偶尔去官网、官号重温,仍然感到震撼、佩服与感动。
接下来我们一起逐帧欣赏:
----------
第一部分主要是展示游戏中的外景,音乐厚重沉稳,让人仔细欣赏到游戏呈现的别致风光。画面落点在击败广智,将赤潮收入耳朵,音效给这一段音乐收尾,非常干净利落。
----------
第二部分主要展示了五个变化神通,让玩家清楚的看到了他们的外形特点、出招方式,可谓是各具特色,很吸引人细看。结果进了游戏发现变化神通居然有10个,这里仅展示了一半,更是让玩家感觉游戏的丰富度超出预期。
音乐用了广智变身曲《灵山莫远求》。
----------
游戏里面的打坐处,通常风光都极佳。而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中间承上启下的部分,选用了照鉴湖这里,中国家喻户晓的“独钓寒江雪”的画面,简直是神来之笔,配乐也极有意境。
----------
第三部分展现了大量各具特色的NPC。仔细看的话会发现,这部分的画面都是以天命人为主视角的,虽然个别画面有越肩和正脸,但整体上都是表达天命人在这段旅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妖、佛、景。这样的主视角画面集中编排,非常有代入感。
音乐用了不白战的背景音乐《我也去当个天命人玩玩》,对原曲进行了改编。参考主创团队之前的采访资料,主要有以下轶事:
主旋律和唢呐此前已经用过了,主创觉得不能再搞了,不然审美疲劳;
老板让先定音乐再想PV做什么,大家开始挠头;
主创想起来在看同事玩的时候,有些人反馈觉得不白战的背景音乐不错,就试着做了;
念经用的是金池长老配音,AI加工;
最终收尾,创作上追求的是“好莱坞式的收尾”,管弦乐、唱诗班风格听起来具有西方色彩。这样可以和音乐前段拉开差距,并且“我们可以做的很国际范”;
主创喜欢久石让,但总和团队说,要学大师的方法,而不是在作品里“临摹”。
----------
第三部分结尾的这段个长镜头,是一个极为巧妙的转场。一方面,它在剪辑上和上一个赤尻马猴的脸是接上的,转换非常自然;另一方面,它极好的展示了游戏的核心玩法之一:可以用葫芦吸取怪物的精魄,紧接着在后面就可以展示精魄的玩法了;同时,这里正好是音乐的间奏,放一个长镜头正好合适,后面就可以换新的剪辑节奏了。
----------
第四部分的视听效果可以说是激烈又克制。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要素,随着节奏感极强的音乐,把战斗系统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展现的极为美观。是性能超强的猴子啊!里面有些连招,200h的我到现在也打不出来.....
同时这一段的编排也是极为克制的。作为动作游戏的核心玩法展示,给到的时长只有30秒,仅占整个视频的1/10。这确实是非常冒险的做法,但毕竟整个游戏的内容量足够丰富,除了动作之外,美术、角色、剧情也都是游戏的特长,单拎出来都可圈可点。这样看的话,动作部分克制的展示不仅保证了整个视频内容的全面性,而且把当时的马喽钓成了翘嘴。
----------
第五部分的音乐在上一段末尾短暂的空白后,直接把情绪拉满了。如果游戏的演出效果不够给力,还真的很难配上这段音乐——但演出效果恰恰是,也必须是《黑神话:悟空》最亮眼的部分。为什么说必须是呢,因为不管游戏是什么玩法,所有人当时都盯着,这个游戏到底会把《西游记》改编成什么样子?最终PV也必须在这里给出一个答案。
现在看的话,这个答案给的可以说是满分。把中国文化中的情义、斗争、志怪、佛道等根植在玩家心中的元素,以数字艺术的手段展现得淋漓尽致,也强有力地呼应了原著“九九八十一难”这一坎坷旅程。
难能可贵的是,视频到这里,除了最后四大天王的演出,几乎全都是实机画面或实时渲染动画。当然,这是玩过之后才会发现和赞叹的。
----------
收尾部分除了必要信息的规定动作外,很多游戏都会放一个彩蛋类的最终画面。PV的最后一个画面也是巧妙至极。既选用了西游记里大圣画圈的经典桥段,又和游戏中的技能、角色巧妙融合。其中趣味可以说令每一个中国玩家都会心一笑。不少马喽自嘲,等待游戏解禁的自己,就像画面里的赤尻马猴。
音乐上,刚结束激昂的段落,用富有深远意境的音乐作为结尾,也极具中式美感。
----------
回想去年,你是什么感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