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丽华两岁时发高烧,医生用药救了她,却让她永远听不见声音。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从宜昌到外地医院,得到的回答都是无能为力。她从此活在无声的世界,但她的故事却像一首无声的歌,唱出了无数人的感动。
七岁那年,父母送她去宜昌聋人学校。她第一次接触到律动课,靠地板的震动感受节奏,慢慢爱上了舞蹈。家里不富裕,父母攒钱买了双舞鞋,她就对着电视模仿舞蹈动作,练得像模像样。
1991年,15岁的她转到武汉聋人学校。机会来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来选人,她的舞姿打动了老师,直接被挑中。她从爱好者变成专业演员,第一次跳《雀之灵》,三千多个节拍全靠肌肉记忆,苦练到手脚发麻。
1992年,她站上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的舞台,演《敦煌彩塑》。作为唯一残疾人演员,她的表演让观众掌声不断。之后几年,她随团去了纽约、波兰,国外名气越来越大,但国内还没多少人认识她。
1993年,马来西亚巡演,她遇到了一个特别的事。一个当地富商对她一见钟情,当场表白,想娶她。她拒绝了,因为她爱祖国,不想离开中国。没想到,这位富商追了她八年,送珠宝、房产,甚至跪地求婚,她始终没动心。
她心里清楚,钱买不到真感情。她想要的是纯粹的爱,不是物质堆出来的婚姻。直到2001年,这段长达八年的追求才画上句号,因为她遇到了真爱李春。
2004年,雅典残奥会闭幕式,她领舞《千手观音》。21个聋病舞者排成一列,手臂叠加,像千手观音般震撼全场。导演看中她的实力,邀请她上2005年春晚,她和队友每天跑步、练动作,确保每个细节都完美。
春晚一夜爆红,全国几亿观众被她的表演感动。她的名字传遍大江南北,还被评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但她没被名气冲昏头,继续在艺术团教学生,传授舞蹈技巧。
2002年,她在北京认识了李春,一个理工男,懂电脑,性格温和。两人用纸条交流,慢慢走进彼此的内心。李春不在乎她的残疾,欣赏她的坚强,很快他们就结婚了,生了个儿子,日子简单却幸福。
现在,她还是那个为残疾人发声的邰丽华。她希望社会能平等对待每一个人,不因身体差异而区别对待。她的每一步,都在为这个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