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的荔枝这段冰船戏让全网破防 成年人的友谊太戳了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长安的荔枝》后劲太强了,以至于几天之后,都还在回味。

白客的台词"关键时刻,还得靠我!",不仅扭转了李善德的人生结局,还让苏谅成为观众心中的“白月光”。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来救李善德的,竟是已经与他决裂的商人苏谅。

这个出人意料的转折,不止李善德没有想到,观众们更没有想到。

01、从国际巨星阿米尔·汗到国内明星白客

原著中的苏谅,是个熟知中国文化的外国商人,所以大鹏最初将目光投向国际巨星阿米尔·汗。

然而,这场国际合作,却始终笼罩着一层微妙的不真实感。

尽管双方已经视频沟通过剧本内容,但现实中的距离与第三人转达的沟通方式,让这场跨国合作,变得飘忽不定。

2025年春节,阿米尔·汗发来的拜年问候,本应是温暖的,却更让大鹏感到一丝不真实。

这种感觉,并非源于诚意本身,而是距离的遥远和第三人转达的沟通方式。一旦中间人消失,联系便如断线风筝。

电影创作需要的是默契与信任,而非隔着屏幕的客套与不确定。

大鹏最终选择了国内演员白客,不仅是对现实可行性的妥协,更是对电影质量的保证。

02、从"异域商人"到"生死之交"

读原著时,白客觉得自己和苏谅并没有太大的联系。

小说中的苏谅是个外国老者,而自己则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好青年,外形上并不匹配。而且原著中的苏谅最终抱憾离场。

但剧本改编得很巧妙,不仅消除了这种遗憾,还为这个角色添加了完美的结局。

原著中的苏谅,接近李善德,确实带着算计。起初是觊觎他刚得到的通行符牒,后来更想吞下荔枝运转的差遣。这样的商人形象,观众一直担心李善德会被骗。

但电影赋予了这个角色更丰富的灵魂,他不仅是精明的商人,更是李善德试验辗转荔枝时最坚实的财务后盾。

当经略府把苏谅查抄得倾家荡产后,当所有人都以为这段友谊会以背叛收场时,电影却给出了最温暖的转折,那个被朋友背叛,被官府查抄的苏谅,竟然驶着冰船,出现在穷途末路的李善德面前。

这段改编,不仅让原著粉叫好,更让影剧粉觉得心中有所安慰。

原著中苏谅带着背叛和愤恨远航,始终是人们心中的意难平。这样好的朋友,不应该是这样的结局。

当电影中的苏谅,在波斯发家,并让哥哥苏源,向"大傻子老李"炫富时,观众们没有嫉妒、没有意难平,有的只是历经沧桑后的会心一笑。

白客最终理解了这个角色。苏谅不再是见利忘义的商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重情重义朋友。这种改编不仅弥补了原著读者的遗憾,更让观众对“商人”和“利益”有了更好的见解。

03、白客让苏谅成为观众心中的白月光

出生在山东太安的白客(本名罗宏明),自带山东人的松弛感。这种浑然天成的气质,让他塑造的富商苏谅,少了有钱人家的自私嘴脸,多了几分令人信服的豪爽与真挚。

当李善德为荔枝保鲜绞尽脑汁时,是苏谅二话不说,买来全城各式陶罐,供他试用;当李善德得到许可,从长安回到岭南时,岭南各路牛马蛇神闻味赶来,表忠心,走关系,推荐亲属,不管曾经是否有交集,都与李善德推杯换盏。

唯有这个真心相助过的人,默默站在人群之外;而当李善德山穷水尽时,又是这个被辜负的“有钱人家的孩子”,驾着冰船,破浪而来。

“朝廷的冰船都不肯来,关键时刻,还得靠我!”白客这段表演封神了。

从愤怒拍打船沿,到懊悔甩拳,再到咬牙切齿地重复那句“还得靠我”,每个微表情都在诉说着他的心软和无奈: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我真恨自己心软,再来救你一次。

这一幕让无数观众破防:"看见白客出现时,所有偶像剧的告白都弱爆了!"我看见白客的时候,眼泪瞬间流了下来,嘴角却是上扬的”“绝境中还肯有人拉你一把,太难了,这一刻,我喜欢上了白客”。

白客用演技证明:顺境时,高朋满座未必真交情;落魄时,肯拉你一把的才是真知已。

他让“朋友”这个词具象化了,变成了银幕上鲜活的生命力。那种明知可能再次受伤,却依然勇敢伸手的形象。才是“朋友”该有的白月光形象。


(娱乐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