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卖菜大妈跳霹雳舞出圈:46岁开始自学,追逐17岁时的梦想,获封“菜场舞王”

  每天凌晨4点,54岁的王爱平都要和丈夫一起从家出发去早市,他们的菜摊在河北石家庄裕华区东豪海鲜市场。夫妻俩大概4点半到达摊位,9点半按市场要求收摊。这里不仅是他们维持生计的场所,同时也是王爱平练习霹雳舞的舞台之一。摊位前顾客少时,她总要抓紧时间练一会霹雳舞动作。如今,她也成为了市场里摊主们熟知的“菜场舞王”。

  7月26日,王爱平向极目新闻记者讲述了她从46岁开始为17岁的自己圆梦学跳霹雳舞的故事。

  46岁重拾17岁的梦想

  王爱平的对霹雳舞的热爱要从她17岁说起。那时候,霹雳舞在国内十分流行,她在演出中看到这种帅气的舞姿,立刻就被吸引。当时她还在老家山西寿阳的一家工厂上班,年轻的她立刻买了一本教霹雳舞的书开始自学。但因为缺乏专业老师的指导,王爱平当时的学习并没有什么成效,她觉得自己“没琢磨透,也因为生活没再坚持下来。”

  很快,王爱平结婚生子,从老家来到石家庄摆摊卖菜,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每天更加忙碌。对她来说,霹雳舞“喜欢归喜欢”,但是“不太敢想了”。

  直到儿子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王爱平和丈夫感觉生活压力小了点,终于可以考虑找点兴趣爱好,她一下就想到了年轻时喜欢的霹雳舞。这一年,她46岁。她心里想着:“我得学点东西,得为自己活点,不能只是为了生计活着。”

  对于初学者而言,46岁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年纪。王爱平在网上加了一些练舞群,虽然群里的人听闻她的想法后都对她十分佩服,但同时也都劝她学点更舒缓的舞蹈。王爱平一直坚持不懈地在群里发言,最终一个小工作室的舞蹈老师联系了她,表示可以教她一些基础动作。她每周去上一节课,学完动作就回家苦练。因为当时整个白天都要在外摆摊,没有顾客时的摊位成了她最方便的练习场地,每天能练一两个小时。

  此前在菜市场练习的王爱平(图源:视频截图)

  练习中,王爱平的膝盖受了伤,蹲下起来都会疼。医生提醒她不能再继续练舞,这让她非常伤心,“我当时想,如果自己再年轻点多好呢?”想到多年以来对霹雳舞的喜爱,王爱平最后还是决定继续练习。她把每天的练习时间缩短,这也意味着她要花更多的时间学习基本功。

  “只要能卖得了菜,就能跳得动舞”

  几个月后,王爱平在同城看到有人发布街舞比赛的通知,她把菜摊盖上,就跑去报名了。到了现场,她才发现,自己可能是参赛选手里年纪最大的人。除此之外,因为没有专业的编舞,她只能在舞台上展示自己最近练习的几个舞蹈动作,只有40多秒,她仍然非常开心。

  “当时台下好多选手都给我鼓掌和欢呼,那种声音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从那开始,我更舍不得放弃了。”王爱平说,但与此同时,她在几次参赛的过程中,也愈发意识到身体和年纪带来的影响。2021年,王爱平参加了河北省街舞公开赛的海选,比起初学时,她的动作、节奏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甚至还新加了地板动作。但最终,与第一次参赛的结果一样,她只是多了一个在舞台上展示的机会。

  王爱平将这次的参赛视频发到了短视频平台,不少网友留言鼓励她,她自己却十分挫败。当时,她在评论区回复说,那场比赛很不开心,相比于其他参赛选手,她的音乐表达不行,基础不行,灵活性不行。她第一次看到年轻的舞者跳舞很帅,为什么帅的人不是她?

  这次比赛后,王爱平渐渐不再上参赛舞台跳舞了,她开始拍跳舞视频,舞台变成了菜市场、马路边和小区楼下的空地,“以前只觉得比赛舞台是舞台,后来觉得只要有粉丝在菜摊上跳也是舞台,而且有时候跳得不好感觉挺没脸的。”

  图中心跳舞者为王爱平,周围聚集的舞者为她完成舞蹈动作欢呼(图源:视频截图)

  如今,再来到石家庄市裕华区的东豪海鲜市场,不少摊主都认识了王爱平这个“菜场舞王”。这个称呼让王爱平有点害羞,她记得,最开始跳舞时像跳广播体操,而且在以前的菜市场练习时,不少人还以为她精神有问题。现在,旁边的摊主反而会调侃她一句,“你要成网红,我就跟你混,就不卖菜了。”

  现在,王爱平和丈夫李江水每天4点起床出早市卖菜,4点半到菜市场,9点半收摊。她练习或者参赛时,她的丈夫就守着菜摊。对于妻子跳霹雳舞的选择,在李江水看来,几十岁的人还能坚持跳,他很自豪。他一直关注着妻子的账号,王爱平发布了舞蹈视频后,他就默默去点赞。

  “她就喜欢跳舞,想跳就跳吧。”李江水说。

  王爱平说,她不再追求高难度动作,在学霹雳舞的过程中,也接触到了更温和的舞蹈,但霹雳舞在她心中还是排在第一位。

  “就好像我的心中流淌着这种血液,感觉这就叫霹雳舞,一想起来就特别的激动和开心。”王爱平说,她常常安慰自己,“什么时候追求梦想都不晚”,但她也常常后悔,为什么没有更早开始学习霹雳舞。现在,她只想将霹雳舞这个爱好坚持下去,“只要能卖得了菜,就能跳得动舞。”

  转自:极目新闻

来源:杭州日报


(娱乐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