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不好就得回家继承家产!”
这话听着像玩笑,可在娱乐圈,还真有这么一群人。
他们生下来就握着别人求不来的底气,就算在镜头前闯不出名堂,转身就能当老板、接家业。
但偏有6位,放着现成的好日子不过,非要在演艺圈里摔打。
1、任嘉伦
任嘉伦是山东青岛人,家里做生意,日子过得宽裕。
按说不用这么拼,但他偏选了条难走的路。
小时候他是专业乒乓球运动员,练了十年,胳膊练出了伤,不得不放弃。
后来又去学跳舞,在韩国当过练习生,吃了多少苦只有自己知道。
2014年签约公司时,没人觉得这个山东小伙能火。
直到2017年《大唐荣耀》,他演的广平王又深情又有气场,一下就被观众记住了。
有人说他运气好,可谁见过运气背后的付出?
为了练古装戏的仪态,他对着镜子一站就是几小时,台词记不住,就录在手机里反复听。
现在他成了实力派,可从没提过家里的事。
用他的话说:“当演员是我自己选的,好坏都得自己扛。”
2、李现
湖北荆州的李现,父母是生意人,家境不算顶级但绝对不差。
2011年从北电毕业,按理说该顺风顺水,可他愣是跑了八年龙套。
那几年,他演过小配角,跑过综艺素人,甚至被导演说“长得不够帅,吃不了这碗饭”。
有人劝他:“家里又不缺钱,何必遭这份罪?”他不听,没戏拍就去健身、看剧本,把自己泡在表演课上。
2019年《亲爱的,热爱的》爆了,李现成了全民“现男友”。
走红后,网上开始传“他家有矿”,他只淡淡回应:“我爸妈就是普通生意人,能走到今天,全靠自己熬。”
现在他接戏越来越挑,宁愿少赚点,也要演能沉淀演技的角色。
这种清醒,在流量当道的圈子里,挺难得。
3、秦俊杰
15岁那年,秦俊杰被张艺谋选中,在《满城尽带黄金甲》里演小王子。
那时候谁都知道,这福建小子家里不一般,能进大导演的戏,肯定有背景。
可他没借着这股劲蹭热度。
拍完戏就回去上学,大学考了中央戏剧学院,和普通学生一样跑剧组试镜。
毕业后演了好几年配角,有人说他“资源好”,他只笑笑:好角色都是争来的,没人会白白给你。
他拍戏敢拼,有次吊威亚摔下来,胳膊擦破一大块皮,简单处理下就继续拍。
圈里人说他“不像富家少爷,倒像个拼命三郎”。
现在提到秦俊杰,大家先想到的是他的作品,不是他的家境,这大概就是他想要的。
4、王俊凯
13岁的王俊凯以TFBOYS队长身份出道时,没人看好这个重庆男孩。
网上骂声一片,说他“背景硬”“公司强捧”。
可很少有人知道,他凌晨还在练习室练舞,一个动作重复几百遍;为了兼顾学业,高考前三个月,每天只睡四小时,最后以专业第一考进北电。
他家确实不算普通,但远没到“顶级豪门”的地步。
刚出道那几年,他跟着团队跑商演,坐绿皮火车赶通告,吃泡面是常事。
现在成了顶流,依然保持着可怕的自律:按时健身,不碰垃圾食品,就连工作人员都佩服他“像上了发条”。
他说过:“粉丝喜欢我,不是因为我是谁的儿子,而是因为我是王俊凯。”这句话,他做到了。
5、张若昀
张若昀的父亲是知名导演张健,这在圈里不是秘密。
所以他刚出道时,无论演什么角色,都有人说“靠爹”。
可他偏要跟自己较劲。
出道十年,从抗日剧里的小配角,到《无心法师》里的张显宗,再到《庆余年》里的范闲,一步一个脚印。
有次拍古装戏,他为了琢磨角色,自己熬夜写了几万字的人物小传。
拍打戏不用替身,从马上摔下来,后背青了一大片,站起来继续拍。
《庆余年》爆火后,有人翻出他早年的采访,才知道他刚入行时,父亲从没给过他特殊照顾,甚至劝他“吃不了苦就回家”。
现在他成了实力派,提到父亲,只说“他是我的榜样,也是我的鞭策”。
6、陈飞宇
陈飞宇一出生就站在了别人的终点线。
父亲陈凯歌,母亲陈红,都是娱乐圈响当当的人物。
17岁主演《秘果》,18岁演父亲执导的《将夜》,起点高到让人羡慕。
“拼爹”的质疑声从没断过。
他不解释,只是默默拍戏。
为了演好《点燃我,温暖你》里的理工男,他提前半年研究编程,背数学公式,拍动作戏,手臂被划伤也不喊停。
现在的陈飞宇,慢慢摆脱了“星二代”的标签。
有人问他会不会觉得压力大,他说:压力肯定有,但这是我的优势,也是我的动力。我想让大家知道,我不只是‘陈凯歌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