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卖豆腐到国际舞台,她弃王小蒙17年,却跳出人生新高度

王亚彬站在纽约林肯中心的舞台上,灯光洒在她身上,黑色舞衣勾勒出她挺拔的身姿,一个旋转,台下掌声如雷。谁能想到,这个在《乡村爱情》里扎马尾、卖豆腐的王小蒙,竟然成了国际舞台上的中国舞者?她用17年时间,从象牙山走到了世界,硬生生把“不可能”跳成了现实。

11岁那年,北京舞蹈学院到天津挑学生,一千多人里只选3个。王亚彬的脚背不够好,老师直摇头。她不服气,每天把脚往墙上顶,睡觉还用绷带绑着脚踝,疼得咬牙也不吭声。三个月后,她再去考试,考官摸着她的脚背惊呆了:“这孩子是铁打的吧?”

2001年,17岁的她带着《扇舞丹青》上了春晚。手里的长扇一开一合,像毛笔在纸上写字,行云流水。张艺谋看完直接拍板,找她给《十面埋伏》里的章子怡做舞蹈替身。那段水袖舞,镜头里是章子怡的脸,动作却是王亚彬的魂。

2006年,《乡村爱情》剧组挑演员。赵本山觉得她太“洋气”,不像村姑。王亚彬二话不说,第二天穿着补丁鞋、花头巾,往炕上一坐,拿起针线活儿就干,赵本山一拍大腿:“这不就是王小蒙嘛!”她就这样拿下了角色。

拍戏那几年,她一边演王小蒙,一边读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早上四点吊威亚拍赶驴车,中午扒口饭赶去练舞,晚上对着镜子抠动作到半夜。有次拍淋雨戏,东北深秋冷得要命,她泡在冷水里三个小时,第二天烧到39度,照样爬起来去练功房。

《乡村爱情》火了,大街上买菜的大妈都拉着她问:“小蒙,豆腐咋做的?”她笑着应付,心里却慌了。参加舞蹈比赛,评委皱眉:“你不是演电视剧的吗?还跳什么舞?”这话像刀子,扎得她开始怀疑自己。

2008年,《乡村爱情3》要开拍,赵本山亲自打电话,片酬涨三倍,求她继续演王小蒙。她沉默了半天,回了句:“赵老师,我不能来了。”剧组炸了锅,制片人拍着合同吼:“你疯了?这戏多火!你走就是毁自己!”她没争辩,收拾行李走了。

离开剧组,她箱子里装的不是衣服,而是舞蹈鞋和练功服。放弃电视剧,等于断了收入,搞现代舞又像烧钱的无底洞。她心里也怕,但那天在排练室摔了一跤,老师的话点醒了她:“你再这么两头跑,身体撑不住,舞蹈也废了。”她知道,必须选一条路。

刚走上舞蹈这条路,麻烦就来了。组建团队,租场地、请演员、做道具,样样要钱。有次租排练厅,老板认出她是“王小蒙”,笑她:“拍两天戏不啥都有了?”她没吭声,交了租金,把手机里所有电视剧邀约删了个干净。

2009年,她的现代舞作品《生长》首演,票没卖好,观众一半是朋友。她穿着白舞衣站在台上,灯光亮起,所有的委屈都化成了舞步。演出完,一个老太太拉着她说:“姑娘,你跳得让我想起年轻时的自己。”那一刻,她觉得值了。

2011年,她带着《青衣》去了德国艺术节。长绸代替水袖,旋转时像敦煌飞天的飘带,台下掌声响了十多分钟。德国评论家写:“她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千年的灵魂。”没人知道,她为了这支舞,泡在京剧院学了半年,膝盖磨出厚茧,嗓子喊哑。

2013年,英国国家芭蕾舞团邀她合作《她说》。外国舞者嫌她的动作太软,她没争,默默把太极的圆融进芭蕾的直,编出一段双人舞,连首席舞者都服气。演出那天,伦敦皇家歌剧院掌声震天,艺术总监抱她说:“你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舞蹈。”

这些年,她跑了30多个国家。纽约林肯中心演出时,华侨看完抹泪:“没想到在这儿能看到这么中国的东西。”悉尼歌剧院后台,她教外国小孩转手绢,金发碧眼的孩子学得像模像样。她的舞,带着中国味,征服了全世界。

娱乐圈没少找她回去。综艺开七位数出场费,她看看排练表,谢绝了。有次去朋友的选秀节目后台,选手们都在聊怎么上热搜,她突然觉得,当年放弃王小蒙是对的。名气像泡沫,热闹一时,热爱却能撑一辈子。

现在,她住北京普通小区,每天早上练太极,下午泡排练室,晚上看书写笔记。她的社交媒体没自拍,全是舞蹈视频,评论区都是真心喜欢她舞的人。有个00后舞者留言,说想放弃稳定工作追现代舞,她回:“名气是泡沫,热爱能陪你一辈子。”

17年前,23岁的她放弃家喻户晓的王小蒙,选了条没人看好的路。17年后,她站在国际舞台,证明了选择没错。名气她不要了,却跳出了更大的世界。你说,她这17年,值不值?换成你,23岁时会选哪条路?


(娱乐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