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你行!你上!》口碑票房双输,大导作品为什么不再卖座?

姜文的新电影《你行!你上!》上映了,现在豆瓣评分6.7分,票房才七千多万。同期的大鹏电影《长安的荔枝》比它得分高,票房也翻了三四倍。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因为两部电影都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但观众反应差别太大。

姜文电影里有很多他惯常的风格,比如密集的台词和夸张的镜头。开场父子俩在天台吵架,郎朗跳楼被姜文飞踢救下,这种超现实的画面看着挺扯淡的。电影时长两个多小时,讲的是郎朗小时候学钢琴的事儿,但看得人犯困,没什么悬念。

有人觉得电影里有很多隐藏的意思,什么近代史隐喻啊,观众看完都在网上猜。可这些解读对票房没帮助,因为大部分观众就是来看故事的,不想玩解谜游戏。以前姜文拍《让子弹飞》也有类似手法,但那时候大家觉得有趣,现在可能审美疲劳了。

电影主要围绕郎朗父亲郎国任展开,但这个角色演得太生硬了。不像以前冯小刚电影里的严父那样让人又恨又同情,反倒像个没事找事的爹。姜文说这是他自己的经历,想拍父亲和儿子的关系,可观众看不出来他想表达什么。

首映礼上姜文说了些惹争议的话,说男女不该对立,被主持人打断。现在网上有些人骂他老土,说他不懂什么是尊重女性。其实他这些年很少露面,不上综艺不发朋友圈,好像故意跟这个时代对着干。

张艺谋冯小刚他们都转型拍主旋律或者家庭剧了,姜文还是坚持拍自己喜欢的。他说《让子弹飞》只是个赚钱工具,真正用心的是《太阳照常升起》,结果那电影票房惨败。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改风格,观众却换了一批。

现在年轻人不爱看难懂的电影,宁可追网飞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评分高票房更好,因为它故事简单好懂。姜文电影里太多需要脑补的梗,年轻人觉得浪费时间。

《你行!你上!》最后郎朗在舞台上救场那段拍得很像武侠片,可观众已经不在状态了。弹幕里全是吐槽,说这是姜文的爹味艺术,看不懂也不想懂。

电影结束字幕出来时,好多人都提前走了。网上评论很多分两派,喜欢的人夸特效和隐喻,讨厌的人说无聊至极。这种两极分化对票房伤害很大,尤其现在观众选片更谨慎了。

姜文自己倒是无所谓,说拍电影就是拍自己感动的。可市场不认这套,票房数据摆在那儿。第五代导演都老了,年轻观众换了一批,审美也变了。电影是大众艺术,光感动自己没人买账。

现在的电影市场,观众爱看什么心里有数。导演再牛,不接时代地气也玩不转。姜文这事提醒很多人,艺术和商业得找平衡点,不然真会曲高和寡。


(娱乐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