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张译,《以法之名》收获了一些差评。
而这些负面评价,大都精准狙击张译的演技。
有说他演啥都一样的,也有说他撅着嘴一副受气小媳妇的样子,十分做作。
每一条拿出来看,都很扎心。
张译好像翻车了?
但这仅仅只是一小部分。《以法之名》7.8的评分,目前看起来还有上涨的空间,很显然,观众还是普遍认可这部作品的。
而《以法之名》能够成功,离不开演员的贡献,作为男主角的张译,自然功不可没。
事实证明,不是张译需要《以法之名》,而是《以法之名》需要张译。
近几年,张译确实演过不少类似的角色,这也是导致他被质疑同质化严重的原因。
但这些角色,只是同质在都是公检法系统的人物,人设却各有不同。
单看《狂飙》和《以法之名》。
安欣和洪亮都坚守内心的底线,但安欣给人感觉更正派,属于周身散发着一身正气的形象。
但洪亮却是更贴近老百姓,更有生活气息的角色。
比如同样是审讯戏,安欣是一个完全按照流程来,端坐在审讯桌前,通过眼神,微表情的变化来展现人物复杂的内心戏。
而洪亮却是不按套路出牌。
明明已经掌握了姜红军的犯罪证据,但他却表现出一副事情还没定论,不能直接下定义的感觉。
无论是他轻松又客套的跟对方聊天,还是不经意的绕到身后拍背影,都松弛的不像在审讯。
但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不着调的检察官,内心却拥有无比强大的定力,一步步的让对方放松警惕,关键时候给出致命一击,成功将对方的心理防线击破。
他塑造的检察官,完全打破观众的刻板印象,不是高冷又让人有距离感的类型,而是更有人间烟火气。
他把“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句slogan,演出了实际的效果,洪亮仿佛是你我家门口,见面时会问“吃了吗”的普通人。
没有李人骏(李光洁饰演)看起来那么有领导气势,也不像乔振兴(是安饰演)正派到没有一丝缝隙能够容得下人情世故。
自然真实,就是张译的演技给人的直观感受。
张译的成名史,堪称吃苦史。
他不仅没有强大的背景出身,也没有一张能让他在内娱靠脸吃饭的漂亮脸蛋。
谈个女朋友,被对方家长拒绝的原因是长得不好看。去北京追梦报考中戏,也被老师嫌弃长相不够出众。
好不容易进入了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话剧团,还是没能逃过旁人对其颜值的嘲讽,刚进剧团就成了公认的三丑之一。
即便是娱乐圈的演员,也曾公开调侃过张译,比如同样出演了《以法之名》的杨烁,曾直言张译长得难看。
也正是因为长相的问题,让张译每一次用简历投石问路,都很难找到适合他的角色。
对于当时的张译来说,长相带来的挫败感,想必也曾让他产生过自己到底能不能做演员的自我怀疑吧!
但熬过了最艰难的那段时间,坚持下来的张译,终于迎来了属于他的逆袭。
出演《士兵突击》时的张译已经28岁了,过了一个青年演员的黄金期,但他凭借剧中的一场哭戏,成功把自己的演艺之路盘活了。
随后在《北京爱情故事》,《我的团长我的团》中都看到了张译的身影。
他纯熟老练,演啥像啥的演技,很快让其崭露头角。经典角色一个接一个,视帝影帝的奖杯一抓一大把。
包括从小荧幕转型大荧幕,到如今实现全面开花,张译把演员这条路走通了,也走顺了。
可见,影帝门槛卡的不是颜,而是演技,实力才是通往影帝的唯一密码。
就像公开吐槽张译长相的杨烁,在《以法之名》中演技备受好评,也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帅,演的角色有多霸总。
相反,脸看起来无比粗糙,头发也白了,一脸的悲催相。但杨烁因为把万海这样一个表面强悍,内心柔软的人物养活了,才得到了一致认可。
在娱乐圈中,长相固然重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颜值优势逐渐消失,支撑演员们走得更远的,一定是演技。
张译因为《以法之名》受到争议,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这不是他第一次被质疑了。
《狂飙》播出时期,因为没有参与宣传,也只字未提这部剧,再加上同剧组的演员对张译的控诉,各种负面标签都贴在了张译的身上。
有说他耍大牌的,有说他势利眼的,说他演什么都一样,已经成为了固定差评。
张译对此没有回应,而是接连交出了更多作品。
依然有人愿意与之合作,这些剧作的热度口碑也都不减。用作品说话,这何尝不是反击舆论的最好方式?
而张译身上最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位演员的清醒。
在综艺节目遍地,就连老戏骨都下场拍综艺的今天,火成叔圈顶流的张译,却从未参加过一个真人秀。
因为演员需要保持神秘感来塑造角色,让观众相信他们的演绎。
能够做到保持初心,光是这一点,张译就把许多人甩在身后了。
而对待表演,张译也会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好的状态,回归本质,用心去感受生活,才能用心塑造角色。
按照他现在的火爆程度,电视剧、电影剧本拿到手软,想赚钱完全没有停下来的必要。
但张译在今年华表奖的颁奖典礼上,却直言近几年上映的作品让他感到迷茫,是时候停下来回归生活寻找自己了。
张译的状态略显疲惫,但又能感受到他的心智依然坚定。
选择的空间越多,没有让张译丢掉他最珍贵的东西,或许沉淀过后重新出发,我们又会看到完全不一样的张译。
来源:笔娱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