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岁马伊琍生图太敢!没整的牙显真实,皱纹里藏着内娱少有的坦荡

马伊琍在《爱情神话》片场蹲墙根吃阳春面的样子,让场记的镜头停了很久。辣椒油溅在下巴,她用手背蹭了蹭继续吃,边嚼边跟导演说:“老白这角色,得带着点烟火气,穿得太板正,不像在弄堂里住了半辈子的人。”说话时,左边那颗歪牙硌着筷子,眼角的纹路堆起来,像被阳光晒皱的棉麻布料——不精致,却透着生活的实感。

这场景后来成了剧组新人的“必修课”。内娱女明星的片场餐多是沙拉配黑咖啡,拍照要找角度藏双下巴,马伊琍偏不。拍《我的前半生》时,她带大家去路边摊啃葱油饼,饼渣掉在衬衫上,抹一把就讲戏:“罗子君离婚后的慌,不是哭哭啼啼,是连吃口热饭都顾不上体面。”

她的牙总被议论,自己却当宝贝。去年上海书展,有读者递来旧杂志,指着二十年前的她笑:“您这牙跟现在一模一样。”她翻开杂志,指着照片里的虎牙:“这颗是小时候爬树摔的,当时疼得直哭,我爸说‘这样好,笑起来别人一眼就认得出’。”说着张开嘴让大家看:“你看它多能干,啃螃蟹、嚼坚果,一点不耽误。”

现在内娱的审美像套模板。女演员们的脸都透着“标准美”:苹果肌鼓得像刚蒸的馒头,牙齿白得像打了反光板,连哭戏都得收着嘴角,怕法令纹拉低颜值。马伊琍偏要在镜头前“破功”。拍《找到你》时,她演丢了孩子的保姆,三天没合眼,眼窝陷成浅坑,对着镜头嚎啕大哭,皱纹顺着脸颊往下淌,像老棉布上的纹路。导演喊“卡”后,她抹把脸笑:“丢了孩子的妈,哪顾得上脸好不好看。”

中国青年报去年的调查说,76%的女性为容貌焦虑哭过。我们总被教“要精致”,马伊琍却像面镜子。她在大学讲座时,有女生问“总嫌自己鼻子塌怎么办”,她指着台下怀孕的辅导员:“王老师肚子圆圆的,刚才给我们倒茶时,你们觉得她不好看吗?”全场笑起来,她接着说:“身体是跟你过日子的,长皱纹、变胖,都是在说‘我陪你走这么久啦’,干嘛嫌弃它。”

她的微博里少见精修图,更多是片场花絮:穿戏服坐路边看剧本,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跟群演一起吃盒饭,举着鸡腿比耶,牙缝里还塞着米饭。粉丝说“姐姐好真实”,可这“真实”在圈内多奢侈——年轻演员怕胖不敢吃饭,30+女星往脸上填玻尿酸,好像“变老”是罪过。

化妆师说,马伊琍从不做医美,只认真涂面霜。“她说脸是演员的工具,得跟着角色变。演小姑娘要亮,演妈妈要沉,整僵了,怎么跟角色共情?”这话戳中了内娱的痛处:多少演员的脸成了“标本”,演啥都像在演自己。

前阵子她去菜市场,摊主认出来:“马老师,您跟电视上一样啊。”她拎着青菜笑:“不然呢?买菜还带修图师?”阳光透过棚顶照下来,额角碎发泛着白,眼睛却亮得很,讨价还价时的鲜活劲儿,比任何“少女感”都动人。

其实谁都懂,美从不是“没瑕疵”。就像老家具的包浆、旧照片的折痕,时光磨出的痕迹里,藏着故事和笃定。马伊琍的特别,不是没皱纹、没整牙,是她敢把这些“不完美”摊开说:“这就是49岁的我,演过戏,生过娃,笑过也哭过,挺好。”

现在手机里总刷到“抗衰秘籍”,好像人人都该活成流水线上的完美品。可马伊琍蹲墙根吃阳春面的样子提醒我们:真正的体面,不是活成别人眼里的“标准”,是敢对自己说“这样就好”。就像她常说的:“演员的脸要装得下角色的人生,普通人的脸,也该装得下自己的日子。”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娱乐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