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 十四北
编辑 | 南枫
好多人在追《以法之名》。
虽然在剧情的节奏上,有些网友颇有怨言。
但,在我看来,这部剧对比《狂飙》,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
一开始就以“大尺度”为卖点,尽管依旧比不上《人民的名义》。
可剧情发展到如今,已经替导演捏把汗,能一刀不剪抬上来,也就央视能做到了。
除此之外,剧中的坏人坏得很彻底,贪官也没有任何被洗白的成分。
烈士的家人,还有受害者的后续遭遇,也都呈现在大众面前。
虽然前期节奏有点慢,可群像确实也更加饱满。
剧情发展到当下,李人骏与洪亮又一次展开了正面对抗。
前面以李人骏转正,指导小组解散为结尾。
这次的专案组,却与之前大不相同。
从李人骏的表现来看,他好像还在抱有侥幸心理,暂时也没想将妻子的问题坦白出来。
看来接下来专案组的节奏要加快了。
相信剧情,大家已经分析得差不多。
这次我倒想“另辟蹊径”,从其他角度研究一下《以法之名》——
吃。
一说到吃,相信观众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就是陈胜龙吃火锅的画面。
次数出现得太多,总让人觉得有点说法,这个或许需要在点映大结局时解锁。
不过演员虽然表演风格稍显夸张,但,他吃得实在是太香了。
作为整部剧,最外露的经典大反派,陈胜龙的吃火锅确实值得研究一下。
追剧比较仔细的观众,可能已经发现,这哥吃的还不是辣锅,而是番茄的。
在我看来,最后大概率会对这一设定进行解释。
尤其是在陈胜龙被抓的戏份中,回忆里应该会说。
而陈胜龙,是心狠手辣、不择手段的恶人,最后还当了回白眼狼,背刺禹天成。
所以,他狂放的吃相,其实是在描写人物的欲望。
第一场火锅戏份,是在得知洪亮查到鱼缸之后。
而后,则是谢鸿飞后悔想要退金条的桥段。
不难发现,无论发生什么,这哥只要吃上饭,那就格外的安静。
如果是动怒才吃饭,那必须要发泄出来,发一通风,坐下照样吃饭。
还记得当时熊顿对兄弟们说:快动筷,不吃他更生气。
谢鸿飞找来也是一样,陈胜龙就像没听见对方的抱怨一般,坐如钟一边吃一边稳定地对话。
谢鸿飞说着说着,发现没人理自己,甚至有点生气。
而陈胜龙的全部注意力,依然全都在滚烫的锅子里。
每次夹一筷子肉和菜,这哥仿佛忍不住下一秒就要送进嘴里。
他,是真往嘴里炫。
这场戏,还有程子健在吃。
同样是一边吃一边聊天,程子健却完全没演出对食物的渴望。
俩人一对比,谁是真爱吃,谁是象征性地嚼一目了然。
而且陈胜龙几乎每句台词,都是嘴里有东西,一边吃一边说出来的。
最好笑的是,当谢鸿飞发现屋里有监控,那一秒心态彻底崩塌了。
而程子健都有点吃不下去了,回头一看大哥——
还酷酷炫呢。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而他这种食欲,确实也应对了商业上的好胃口。
任凭别人在旁边大喊大叫,就当是下酒菜了。
所以,也正是这种人,才会在替江远顶罪后,更看不惯江远,连带着老师(禹天成)都不放在眼里。
不过陈胜龙吃相的形成也是有原因的——
陈胜龙原本是禹天成的学生,可小时候家破人亡,饿极了只能去偷抢东西吃。
在被禹天成碰到后,老师请陈胜龙吃了一顿路边摊烤肉。
还是青少年的陈胜龙,吃得那叫一个香。
体会过饿到发疯的感觉,才更能品味出粮食的香气。
而也是出身卑微,陈胜龙更怕失败,也会有些自卑。
江远回国的那天,禹天成也给陈胜龙和熊顿烤了一顿肉。
这么多年过去了,无论是烤肉的食材还是设备,都已经全新升级。
而陈胜龙吃得还是那么香。
同时,一旁的熊磊,吃得也是狼吞虎咽。
不难看出,这哥俩对于吃相没有一点注意,只要香,那就是大口大口塞。
而陈胜龙,动不动就吃火锅的哥,吃烤好的牛排。
一会用叉子叉,一会又直接用刀大喇喇地往嘴里送。
每次都在嘴里嚼很久,才咽下去,确实有点粗俗。
镜头一转,江远西装革履坐到了饭桌前。
他则规规矩矩,先用刀切成小块,然后小口小口吃。
不愧留学三年回来的,一看就习惯了外国的生活习惯,家境姣好,也形成了比较斯文的习惯。
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一开始觉得陈胜龙吃得太粗鲁,而有了江远的对比,才知道这老哥就是这么个做派。
尤其是吃火锅配白酒的习惯,和禹天成与江远,必定走不到一起。
他俩就注定是当打手的命,也不会真的被禹天成记在心里。
不过有一点,陈胜龙与禹天成不谋而合。
在矿难发生那一晚,余天成正披着西装,倒了被红酒,在桌前小口小口吃牛排。
虽然也是东平走出去的,但,这么多年在香港那边混得风生水起,禹天成早就达成阶级超越了。
所以,他才格外看重江远。
然而,江远正在一旁因矿难发疯。
他张牙舞爪指责陈胜龙,而禹天成,一言不发地吃饭。
与谢鸿飞愤怒,陈胜龙安稳地吃火锅,如出一辙。
只不过两个人注定不会永远彼此信任。
值得一提的是,在后面的剧情中,还有一段孙飞喝羊汤的戏份。
这段孙飞的扮演者演技非常到位,对于洪亮出现在眼前,他又惊又喜。
虽然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可没想到抓自己的人是洪亮。
曾经的指导组副组长,看来势必是冲着万海案来的。
但,既然是洪亮,那还能攀上点关系。
而当最后时刻,孙飞知道自己逃不了。
又坐回去大口大口将羊汤喝完了,心理素质不用多说。
从这些吃戏,不难看出一些人物性格上的特点。
陈胜龙虽然一直在重复吃火锅,但,与不同的人物对戏,逐渐将人物的形象塑造得更加饱满立体。
而禹天成虽然戏份不多,可也是一样食欲不错。
确实,这些人物生长在东北的土地上,很难食欲不好,毕竟美食太多了,天气又冷需要热量。
而在电视剧中,这些用见不得人的手段,站到一定位置的人,往往在生活和职场上都比较“吃得开”。
-END-
南枫娱乐圈
有品质的娱乐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