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世界4》为什么如此“难看”?

备受期待的好莱坞暑期大片《侏罗纪世界4》本应是一场让观众血脉偾张的史前冒险,然而影片上映后却收获了诸多差评,被批“难看”。豆瓣评分仅有6.4,烂番茄新鲜度只有54%,北美观众CinemaScore评分为B,这是该系列电影的倒数第二低评分,仅高于《侏罗纪公园3》的B-。

为什么《侏罗纪世界4》如此“难看”?深入剖析不难发现其失败的背后,是剧本、导演、演员以及制作方等多方面问题的集中爆发。

首先,剧本问题堪称《侏罗纪世界4》的“致命伤”。尽管片方请回了《侏罗纪公园》的编剧大卫·凯普,试图重拾经典的魅力,但最终呈现的剧情却落入俗套。故事缺乏新意,老套的情节走向让观众毫无惊喜可言。人物的行为和决策更是显得“降智”,许多情节的发展不合逻辑,让人难以代入。不仅如此,剧情结构松散,存在不少多余的故事线,这些支线不仅没有为影片增色,反而成了注水凑时长的工具。前半部分大量冗长的人物对话,使得影片节奏拖沓缓慢,观众的耐心被消磨殆尽。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部以恐龙为核心的电影,恐龙出场的场景少得可怜,既没有营造出限制级的恐怖氛围,也缺乏震撼人心的大场面,让观众期待的视觉盛宴大打折扣。

其次,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在影片中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尽管导演有过拍摄《哥斯拉》和《侠盗一号》等作品的经验,但在《侏罗纪世界4》中,他讲故事的能力明显欠缺。面对本身存在问题的剧本,他没有展现出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反而让影片变得更加平淡无奇。他未能营造出宏大的世界观、惊悚的氛围,也没有把控好叙事节奏,整部影片像是机械地照着剧本拍摄,缺乏个人风格和独特的艺术处理,使得影片失去了灵魂。

第三,演员的表现同样差强人意。在《侏罗纪世界4》中,斯嘉丽·约翰逊等主演的表演中规中矩,角色仿佛只是工具人。他们没有足够的发挥空间来展现演技,人物形象也只是对前作的简单复刻,显得十分扁平,缺乏立体感。角色的行为动机模糊不清,许多情节下人物的反应和选择都难以让人信服,即便影片中汇聚了几位大明星,也无法拯救这些失败的角色塑造,白白浪费了他们的精湛演技。

其实,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环球影业的诚意不足。从剧本创作来看,显然没有经过精心打磨,存在诸多漏洞和缺陷。影片的特技制作据说仅用了六周时间赶工完成,如此仓促的制作,自然难以保证质量。整个制作团队仿佛是为了拍一部恐龙电影而临时拼凑起来的“草台班子”,其目的只是为了维持IP热度,不让这个曾经辉煌的系列熄火。

事实上,《侏罗纪世界3》就已经因强行开工而被公认为系列最差,如今的《侏罗纪世界4》虽号称“重生”,但本质上依然没有跳出原有的套路,整个IP陷入了死循环,难以实现突破。若再不注入新鲜血液,对剧本、导演、制作理念等进行革新,这个曾经带给观众无数惊喜的系列IP,终将成为电影史上的“活化石”,被观众遗忘在角落。@胶囊电影台


(娱乐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