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导演的1.8亿分成:154亿票房背后的喜与忧

就在昨天,影院里《哪吒之魔童闹海》的灯光缓缓熄灭。

大屏幕上最终定格的那个数字——154.45亿,让这部动画登上了中国影史票房冠军的宝座。

导演饺子在微博写下这样一段文字:"合约是基于项目初期的风险预估签署的。"

这句话让人不禁好奇:这场票房盛宴究竟是如何分账的?

饺子到底能拿到多少钱?

根据业内常见的分成模式,一部百亿票房的电影要先扣除约8.3%的税费和专项基金,剩下的91.7%才进入分账环节。

电影院和院线拿走了其中52.27%,片方则分得约39.32%。

以154亿总票房计算,片方实际到手约60亿元左右。

作为导演兼核心创作人,饺子的收入由固定薪酬和票房分成组成。

按照行业惯例,导演通常能从净利润中分得1%到5%。具体到《哪吒2》,多方数据显示饺子最终获得约1.8亿元分成。

这笔钱在普通人眼里是天文数字,但与好莱坞导演通常5%-8%的分成比例相比,确实存在差距。

制作过程的艰辛更值得关注。

特效团队曾耗费14个月研发"流体算法",只为呈现"万龙甲破碎"那42种逼真的水流状态。

有消息称导演团队甚至自掏腰包承担了部分制作成本,可惜具体金额尚未得到官方确认。

票房之外的收益同样惊人。

光线传媒凭借敖丙冰晶手办等周边产品,衍生品收入据传高达25亿元。

不过这类收入通常不与导演分成,全部归投资方所有。

这引发了动画师社群的联名倡议——他们呼吁将衍生品收益的10%反哺给创作团队。

饺子在公开回应中表现得相当克制:"我尊重商业规则,感谢光线提供资金支持。"

但了解创作内情的人都知道,他带领团队修改过67版敖丙战甲,亲手绘制了987张分镜稿。

当被问到分配公平性时,中国电影文学学会曾发表声明指出:"国内导演常因资金压力接受低分成条款。"

如今《哪吒》系列总票房已超越"唐探"登顶中国影史。

154亿这个数字固然耀眼,但如何让创造奇迹的动画人获得相匹配的回报,这个问题仍然摆在整个行业面前。

毕竟没有创作尊严的票房奇迹,终究不够完整。


(娱乐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