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朝阳公园,松峰莉璃牵着女儿的手慢慢散步。
阳光温柔,女儿笑着跑远,嘴里喊着标准的普通话,她举起手机拍照,眼里满是柔软。
很难将这位安静的母亲,与电视剧《伪装者》中那个狠厉的“南田课长”联系在一起。
这个让观众恨得牙痒痒的角色,在2015年让她真正被看到。
她出现在中国荧幕上的时间,远不止这一年。
从最初以外国留学生的身份考入中戏,到在无数剧组里试镜、跑龙套,她在中国演艺圈里坚持了整整十年。
她出生在福冈,是个地地道道的日本人。
小时候总是一个人待在托管班里,电视是最好的朋友。
《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这些画风不似日本的动画片,让她着了迷。
那时候她问老师,中国真的有神仙吗?
老师没正面回答,只说有机会可以去看看。
这句随口一说的话,反而成了她心里一根拽不断的线。
上小学后,她自己去找中国文化相关的书籍读,七岁就学起了《弟子规》。
初中时提出想去中国留学,家人觉得她太不现实,女孩子离家那么远,不安全,也没前途。
她听不进去,坚持自己申请语言学校,甚至瞒着家里递交了材料。
后来考上中戏表演系,是那年唯一的日本人。
刚入学那会儿几乎是听不懂的状态,台词课上,老师讲评的内容她只能记个大概。
中文流利归流利,真到了剧场排练,对节奏、情绪、语气的理解仍然总差半拍。
她每天早上去买菜,就是为了和摊贩讨价还价,说几个完整句子。
跟宿管阿姨聊天、上街问路,她强迫自己用中文思考。
她不愿向家里伸手,只能靠兼职撑下去。
有次做展会礼仪,穿高跟鞋站了一整天,脚肿得脱不下鞋。
可那天晚上,她捏着几百块酬劳笑了很久。
她毕业之后第一部戏是《家门》,演一个日本媳妇,台词不多。
她一遍遍练发音,怕自己的口音影响搭戏节奏。
从那以后,她断断续续在几十部影视剧里露过面。
她也不是没委屈过,看着同期同学早已拿下主角,自己还在演“日本女三”,想过放弃。
她始终没有转行,因为她来中国,不是为了红,是为了演。
直到《伪装者》找上门来。
原定演员因条件太多退出,她临时被推荐试镜。
穿上军服、说几句台词,导演拍板:就她了。
“南田洋子”是个狠角色,说话铿锵,举止干练。
播出后,弹幕里骂声不断,“太像了”、“一看就烦”。
她知道自己演成了。那场火不是流量来的,而是角色认下来的。
那一年,她也刚刚经历了人生的一场重组。
前夫是她在中戏认识的导演系同学,相恋多年后结婚。
当时她以为终于找到了“归属感”。
婚后聚少离多,感情慢慢被消耗殆尽。
外界传出对方有新关系,她没有解释,也没回击。
只是简单地说了一句:“继续生活吧。”
离婚那年,恰好是她演出《伪装者》的那年。
2017年,她再婚,对方不是圈内人,在北京开公司,话不多,人很稳。
孩子出生后,丈夫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留给了家。
她喜欢他的低调,也愿意在这个平稳的生活里慢慢收起过去的起伏。
现在她不常演戏了,偶尔接点角色,有时候做些文化交流,也帮话剧翻译台词。
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生活,多是阳台上的多肉、女儿的画作、路边好看的云。
配文简单,不多句,也全是中文。
她从没大红大紫过,也未曾彻底离开。
她说,能继续演戏,还有一个完整的家,已经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