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读完《穆斯林的葬礼》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有人答道:“最大的收获就是从故事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映射出来的芸芸众生。”
作为一部畅销了几十年的经典,《穆斯林的葬礼》主要讲述的是一个玉器世家六十年的盛衰、两家三代人的命运沉浮。
书中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一个悲剧接着另一个,让人读起来又爱又恨。
初读这本书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新月的死亡,明白了世事无常,要珍惜现在。
如今再读,才发现似乎每个人都能在书里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本书带给读者的启示也不只有世事无常一个。
它还告诉读者:人生没有完美,面对缺憾,要么接纳,要么了断。
一个人可以失去一切,却不能丢了自己。
谁都会有过错,重要的是诚心悔过。
01
面对缺憾,接纳或了断才是解脱
弗洛伊德曾说:
“未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亡。它们只是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加丑陋的方式涌现。”
面对丈夫韩子奇和妹妹梁冰玉的背叛,梁君璧的内心虽然无比愤怒、痛苦和挫败,但为了儿子,她选择了压抑。
她以为赶走妹妹,留下韩子奇,她的婚姻保卫战就赢了,事情也就完美解决了。
但其实她的内心从未放下过对丈夫、对妹妹的仇怨。
她恨丈夫背叛了自己的感情,也恨妹妹插足了自己的婚姻;
她无法忍受这段感情带给她的巨大缺憾;
她无法忍受这段感情带给她的巨大缺憾。
她以为压抑冲突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却不知表面上的接纳阻止不了内心的报复。
之后的几十年,她内心的怨毒一直不停地在释放着;
她让女儿新月在家里只感受到孤独和误解,儿子天星在她的强制干预下娶了不爱的女子,而她自己也再未感到快乐。
曾看过一句话:
“对你伤害最大的,不是别人插在你身上的刀,而是你经常会把那刀拔出来看一看,然后很生气地插回去。”
人活于世,受伤在所难免,但如果内心从来没有真正接纳或了断,只会让伤口永远无法痊愈。
一个女孩曾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从小到大,女孩一直是不太被爱的孩子。
无论她学习多努力、成绩多好,多么的乖巧懂事,父母能给予她的似乎就只有那么点爱。
为此,她总是耿耿于怀,她不明白为什么父母能给予弟弟那么多的爱,毫无底线地宠溺,为何对自己却那么吝啬。
后来经过心理咨询,她终于明白:
人与人之间缘深缘浅,即使是父母和子女也不例外。世间最不能强求的就是别人的爱。
之后,她从内心真正接纳了这个缺憾,不再对父母抱有希冀和抱怨,而是学会自己爱自己。
有人曾说:“放下不甘才能释然,路过这站才能看到下一站。”
人生不可能尽善尽美,但面对缺憾不同的处理方式却决定了不同的人生。
选择压抑于心,只会让心灵一直被束缚在负面情绪中,无法解脱,最终只会害人害己。
唯有选择接纳、选择了断,才能放下负累,过好余生。
02
面对过错,重要的是诚心悔过
书中有一句让人深省的话:
“人生在世,谁能保证不犯过错?要紧的是诚心悔过,求得宽恕。”
韩子奇的一生为了守住玉,伤害和辜负了很多人。
为了守住玉器,抗战爆发时,他抛下妻子和年幼的儿子远走英国,让弱母幼儿在战火中艰难度日。
回国后,他又割舍掉了梁冰玉,眼睁睁地看她有家不能归,独自漂零。
家庭困难时,他宁愿让才十五岁、要踮起脚后跟才能够到机器的儿子辍学到厂里当学徒。
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他才幡然悔悟。
有句话说:“罪恶在悔改中消失。”
尽管韩子奇的诚心悔过来得太晚,无法挽回、补救一切,但让他的灵魂得到了一丝救赎。
而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人生中的很多错误都不存在因诚心悔过太晚、无法弥补的问题。
看过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一位做了祖母的女性,她在女儿的建议下,关注了一位育儿博士的社交平台。
在那里她学到了很多育儿知识,也意识到过去自己对女儿有多糟糕。
认识到错误的她,打电话给女儿真诚地道歉,并表示希望重回过去,改正错误。
她的话,让女儿在电话里哭了。
女儿明白,自此她不用再对过去来自母亲的伤害而耿耿于怀。
这位女性的真诚忏悔,化解了女儿多年来藏在心中的伤痛。
古语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生而为人,谁能无错。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悔过之心。
只有勇于正视错误,怀着真诚的心去忏悔,我们才能从过错中汲取教训,有机会改正和弥补。
而即使有时我们无法弥补所有,只要认真悔过,也能让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03
面对感情,唯独不能失去自己
“人可以失落一切,唯独不应该失落自己。”
这是梁冰玉离开前写给女儿韩新月的信中的一句话。
梁冰玉明知道自己和韩子奇在一起,是对梁君璧的巨大伤害。
但为了爱,她选择了不顾一切。
她安慰自己,是战争的阴差阳错导致了两段婚姻,她并非故意抢姐姐的丈夫,她不必跟姐姐道歉。
因此在解决她们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时,她满心以为韩子奇是真心爱她,一定会选择跟她走。
但现实却击碎了她的爱情幻象,韩子奇最终为了事业选择了梁君璧。
那一刻,梁冰玉彻底清醒了,她明白自己错得离谱。
韩子奇不爱她姐姐,但也并没有更爱她一些。
而她竟然为了一个那么无情、自私的人,伤害了挚爱自己的姐姐,最终有家不能回。
看明白了一切的梁冰玉,连夜给女儿写了一封痛彻心扉的信后,独自离开了盛满记忆的家。
在信中,她跟女儿讲,她不是去找谋生的路,也不是去寻找爱,而是去寻找自己。
一个人可以失去一切,但不能把自己搞丢。
她要开启独立、自由的人生。
梅斯·菲尔德曾说:“爱情是把人骗入泥潭的诱饵,爱情将剧毒抹在命运之神的箭上。”
爱情的美妙总是让人想不顾一切地得到,然而它的背后有时却会藏着陷阱、深渊。
它甚至能让人失去珍视的一切——财富、地位、名誉乃至亲情和友情。
当遭遇这些磨难时,要永远记得有一样东西绝对不能失去,那便是自己。
因为唯有忠于自己,守住自己,才能在充满迷雾的人生中牢牢把握自己的命运,闯过一道道难关。
▽
书中有一句让人深省的话:
“人生从来没有蓝图,它有黑暗,有花火;有灾难,也有希望。”
人生在世,终究会难免有缺憾、有过错、有失去,但也会有希望和幸福。
重要的是,面对缺憾,我们要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心,要么接纳,要么了断,才不会被过去的阴影笼罩,才会有与幸福相遇的机会。
面对过错,勇于承认,真心悔过,灵魂才能找到慰藉,心灵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