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成泰燊现状:54岁越老越帅,和圈外妻子很恩爱,儿子长得像他

54岁,他还在拍戏。

镜头外,他留着干净的短发,眼神温和,笑起来有点像年轻时的张丰毅。有人说他越老越帅,看上去不张扬,但气场很稳。

他叫成泰燊,一个很多人熟脸不熟名的好演员。

他在《人世间》里演冯化成,让无数观众又爱又恨。

还演过《于成龙》《巡回检查组》《向风而行》,都是厚重的角色,气场一开,台词不用多,眼神就有戏。

但很少人知道,这位演技派出身其实是个从炼钢厂里走出来的普通人。

01 出身农村,差点一辈子进不了娱乐圈

1971年,山西交城县。那是个不大的县,风一刮,黄土就扑面而来。

成泰燊小时候跟着妈妈在农村长大,爸爸在太钢炼钢。家里没啥文化氛围,但有几本旧书,他就天天看。有时候一坐在田埂边能发呆半天。

他不爱打闹,总想着人活着是为了啥,命运能不能自己掌控。

高中毕业那年,父亲提前退休,单位让成泰燊顶岗。铁饭碗摆在眼前,全家都松了口气,只有他心里堵得慌。

他其实想当作家,试过写稿投稿,一篇没中。没人理他,他就自己读书、练字,还跑去文化宫学话剧。

1990年,他瞒着家里,报了文化宫的艺术班。演了《梦的衣裳》之后,第一次上台,被灯光一照,他就知道自己找到了想走的路。

于是,辞职。砸了铁饭碗,进了山西话剧院。

再后来,他考上了中戏。

那时候他已经20多岁,跟同班年轻学生相比没优势,但他比别人更拼。

每天泡图书馆,戏剧、文学、哲学都看,啃得头昏眼花。

1997年毕业,他被分配到西安电影制片厂。本以为能大展拳脚,但那会儿厂子早就不景气了。

他只能跑腿、当场记、配音,连工资都发不全。

两年后,他扛不住了。辞职,揣着200块钱,进了北京。

真正的北漂生活开始了。

他租不起房,后来住地下室,再后来住天桥下。吃的是馒头,睡的是地板,面试一个接一个,没回音。

他还想做导演,但没人肯投他这个“三无青年”。

直到2000年,《海鲜》的导演朱文找到了他。

他演的是个边缘人。镜头里的他眼神落魄,话不多,情绪全挂脸上。

这部小成本电影没在国内放,但他却凭它在法国拿了影帝奖杯。

他终于知道,自己没走错路。

02 情感稳定,娶圈外妻子,晚来得子

那时候他快40岁了,拍了不少文艺片,圈子里有口碑,观众还不认识。

成泰燊也不是个会炒作的人,爱拍戏,更爱读书。他的婚姻,也是低调又温情。

2007年,他结婚了。妻子不是圈内人,搞文化工作,高挑文雅,还戴眼镜。

他们是在朋友介绍下认识的。

成泰燊没啥钱,没啥名气,拍文艺片又赚得不多,起初还有点自卑。但女方很认可他,说:“有才华,有担当,别的不重要。”

这一点,让他心里热了一下。

结婚第二年,儿子出生。他取名叫“成炫忱”,炫耀的“炫”,诚恳的“忱”。

妻子怀孕时,他每天念诗讲故事,做胎教;孩子出生后,他写信给儿子,记录成长的点滴。

他不是嘴上说“爱”的那种爸爸,而是那种真做事、真投入的。

每次拍戏离家,他都会和儿子视频,说:“爸爸爱你。”过节就亲自做饭,送孩子上学、陪写作业样样来。

儿子长得像他,眼神干净,轮廓深。9岁那年还去拍了部电影,在《罗曼蒂克消亡史》里演了葛优的儿子。拍完戏,葛优都说这孩子有点意思。

有一次成泰燊出远门,儿子给他写了一封信:“爸爸,我想你,长大我开飞机来接你。”

他看完那封信,眼圈都红了。

家,是他最踏实的港湾。

03 慢火煮人生,越老越香的好演员

成泰燊一直都知道,自己不是流量演员,也不需要。

他把演戏当成修行,选戏的标准就是:这个人有没有故事,有没有情感。

《世界》里的保安,他演得像身边的亲戚。

《左右》里的父亲,一声不吭地吞下命运的刀子。

《于成龙》,他把“廉”字刻进骨子里。

而《人世间》的“冯化成”,最复杂。他是诗人,是理想主义者,也是自私的父亲、失控的丈夫。

观众骂冯化成,说明他演得好。

其实那个角色的诗,就是成泰燊自己写的。他喜欢写,也写得真,台词里那句“唤醒无上清凉”,是他亲手添上去的。

私下里,他喜欢佛经、喜欢修禅。

也教书,已经十多年了。他不讲套路,只教学生“真”字。他说,演员不是靠演,是靠“活”。

2023年,他演了《向风而行》里的谢泽天,是个老机长,沉稳、靠谱、懂倾听。

角色不多,但亮眼。连年轻观众都说:“这机长帅出新高度。”

有人问他现在生活怎么样,他说:“还能拍戏,能陪儿子吃饭,能写点文字,就很好。”

他没豪车、没大别墅、没满身奢侈品,但脸上有种松弛感,是岁月打磨出来的那种安心。

现在的他,是个丈夫,是个爸爸,是个演员,也是个把生活活成一盏温暖灯火的人。

有人说,他像河流,沉稳,安静,却自有力量。

在这个浮躁的圈子里,能不被带走,始终走自己的步子,是很难的事。而他做到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李瓜田


(娱乐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