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年五一档上映的国产影片,比较值得看的就是《水饺皇后》。
这是马丽与香港导演刘伟强合作的大女主戏,讲述湾仔码头创始人臧健和的传奇故事。
蝉主五一节就看了这部,感觉蛮好看的,但有点纳闷的是,男主角不是沈腾,而是朱亚文。
而且本以为沈腾即使没有主演,怎么说这也是马丽难得挑大梁的电影,凭他与马丽的关系,至少也该客串一下,结果看到最后,竟真的没见到他的身影。
翻看网上的相关报道,原来也有影迷产生同样的疑问。
在最近《水饺皇后》的路演现场,当影迷问起与沈腾相关的问题时,马丽竟当场失控。
只见她声泪俱下,哭诉自己和沈腾两家人这些年一直在遭受网暴,甚至不敢和家人一起出去玩:“我们不可以公开露面,会遭到谩骂。”
她又哽咽着说:“如果再那样网暴我们的家人,我们是会出来保护他们的。
我觉得最坏的影响,可能就是我们不再合作了。”
“沈腾马丽cp”实在太好嗑,他们也因此收获了别人梦寐以求的成功。
但随着热度的不断升温,如今这个cp也对他们产生了反噬,开始影响到他们各自的生活了。
02.
沈腾与马丽的首次合作,是在2005年。
当时马丽是话剧舞台上小有名气的年轻演员。
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心麻花的导演彭大魔看到了她在舞台剧《满城全是金字塔》中的表演,觉得她是可造之材,便邀请她客串沈腾自导自演的话剧《疯狂的石头》,在剧中扮演一个模仿杨二车娜姆的小角色。
其后,马丽便加入了开心麻花团队。
在沈腾自导自演的《甜咸配》中,马丽饰也演了两个小角色。
虽不是主角,却也是除了主演沈腾、瞿颖两人之外表演最出彩的一个。
相声中有逗哏和捧哏,话剧舞台同样需要擅长随机应变,能接住话的人。
马丽生性要强,生活中会“来事”,喝酒豪爽,吃饭抢着买单;表演上也非常认真,肯吃苦,学得快,又机智,能救场。
沈腾深耕话剧多年,一直在寻找最好的搭档,需要的正是马丽这样的人才。
于是,在2010年的《乌龙山伯爵》中,马丽与沈腾有了首次搭档合作。
这是开心麻花的经典大剧,四年间在北京海淀剧场演出超过200场,场场座无虚席。
自此二人便成为话剧舞台上的黄金搭档,并且携手连续三年登上春晚舞台。
然而,当他们涉足电影领域,“沈马cp”的吸金能力才真正显现。
2015年国庆档,《夏洛特烦恼》以14.44亿票房夺冠,也把“夏洛”和“马冬梅”送上全网顶流。
其后,《羞羞的铁拳》卖了22.13亿;《我和我的父辈》卖了14.77亿;《独行月球》卖了31.03亿;去年的《抓娃娃》卖了33.27亿。
“沈马”的每次合体,都能带来巨大的收益。
据统计,沈马至今合作的电影共7部(包括沈腾客串的那些)累计票房超过120亿元,在开心麻花电影累计票房中占了七成。
“沈马cp”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利益,因此资方在做宣发时,也会着重强调,营造二人亲密无间,形同伴侣的假象。
这种基于商业利益的捆绑营销,对于演员本人来说就是一把双刃剑,势必会导致演员的个人生活与其在影视作品中的角色形象相互混淆,观众无法分清哪些情感是虚构的,哪些是真实的。
03.
饭圈文化始于上世纪80年代,“CP”即“Character Pairing”,是指影视作品中的人物配对,为观众提供虚构的恋爱关系。
对于磕CP的粉丝来说,“沈马CP”指向的,不仅是沈腾和马丽在其合作的影视作品中的互动,还有抛开影视形象的,现实生活中两人之间那层暧昧的“爱情”。
2012年7月底,北京暴雨,马丽演出完回家时,在车里被困了3小时,瞬间崩溃,一个人大哭了起来。
沈腾得知情况后,穿过了半座城去陪她。
半夜马丽回到家,就发了微博表达了感谢,此事后来被称为“大雨事件”,成了沈马二人感情深厚的铁证。
沈腾曾说过:“我和马丽不是过不了日子,我觉得是只能选一头,要么是荧幕上的搭档,要么是生活中的伴侣。”
马丽也说过:“要是我们超过三天不见面,就会觉得缺点什么。”
这些话都被解读成两人对彼此的“示爱”,甚至有人形容他们的感情为“友情之上、恋人未满”,即使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
对于沈马二人的家人来说,“沈马cp”带给他们的不是红利,更多的是伤害。
特别是身处这个网络时代,来自网络舆论的攻击,往往会令人难以招架。
首当其冲的是早在沈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时就结缘,陪伴在沈腾身边12年的女友王琦。
在《欢乐喜剧人》决赛上,沈腾和马丽扮演一对末世情侣,表演中有吻戏,当时王琦也在场。
到了拉票环节时,观众便起哄让沈腾去吻王琦,王琦却说:“他刚刚才吻了马丽,回去得把嘴洗洗。”
这本来是句玩笑话,却被网友刻意解读为王琦的“示威”,此后她就被打上“情商低”、“小心眼”的标签,遭到无来由的谩骂。
沈腾和王琦于2015年底结婚,后来沈腾上《女婿来了》节目时,曾说:“现在就感觉,如果我要不娶王琦,就是众矢之的,我就是一个罪人。”
这些话也被认为是沈腾遭到王琦的逼婚,开始有人指责她配不上沈腾。
即便沈腾后来澄清他们婚姻是“自愿”和“真心”的,王琦也仍然没能逃脱狂热粉丝的网暴。
在无数语言攻击之下,王琦断然退网,如今已有4年未曾更新微博了。
马丽的丈夫许文赫这边更惨。
1993年出生的许文赫比马丽小了足足11岁,两人于2018年结婚,2020年马丽生下儿子。
由于许文赫在圈中只是小有名气,马丽却是顶流,平常要忙工作,许文赫便主动承担起家务,在背后默默支持妻子。
此举却被网友认为是在吃软饭,无端背负上“赘婿”、“软饭男”的骂名。
许文赫的微博一度被网友攻陷,令他不堪其扰、身心俱疲,不得不永久关闭了评论权限。
沈腾与马丽多年来合作默契,“沈马cp”吸金能力显著,每次合作都能收获极大的成功。
出于商业的考量,他们应该长久合作下去,这也是资方希望看到的。
但当他们的合作影响到彼此的生活,更伤害到他们的家人时,两人为了避嫌,也不得不作出“不再合作”的艰难选择。
04.
其实在影视圈中,也曾有像“沈马cp”这样长久合作的黄金搭档。
比如董骠和沈殿霞,两人在80到90年代曾合作过《富贵逼人》系列、《双肥临门》、《南北妈打》、电视剧《富贵冤家》等多部脍炙人口的影视佳作,被称为“银幕夫妻”。
但在现实中,沈殿霞的丈夫(前夫)是郑少秋;董骠也有自己的家庭,从未有人将他们当作是一对。
广东“省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中,饰演“二佬”康祁宗的郭昶,和饰演“二嫂”苏妙婵的虎艳芬合作无间,是全剧最大的亮点。
但在现实中,虎艳芬和饰演“大佬”康祈光的苏志丹才是真正的夫妻,三人在同一个剧组,却从来没有因为角色产生过矛盾。
郭昶于2006年因病去世时,剧中演员和无数观众都悲痛无比,但观众们也分得清他和虎艳芬只是荧幕上的夫妻。
到了沈腾和马丽的身上,为何他们之间的合作,竟会产生如此巨大的问题呢?
蝉主觉得产生争议的原因,就在于沈腾和马丽之间缺乏“边界感”。
他们志趣相投,开始合作时都还是“未婚”状态,且面对媒体时,往往给人一种“相见恨晚”,“彼此才是真爱”的错觉。
而资本为了利益炒作“沈马cp”的操作,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令粉丝们的这种错觉被无限加深。
这就导致他们真正的配偶,在这段虚幻的感情面前反而成了“第三者”。
因此,观众无节制“磕cp”固然有错,他们两个人其实也有做错的地方。
其一是没有边界感;其二是他们本身也享受着两人的cp捆绑所带来的流量和利益的。
从这一层面来看,沈腾和马丽会被骂,也有些活该!
然而“银幕情侣”不应等同于现实中的真爱,“磕cp”也不应演变成网暴。
粉丝们可以“磕”、可以喜欢、可以祝福,但不能越界,更不能上升为道德绑架和网络暴力。
沈腾和马丽的确是最好的“银幕cp”,但现实与虚构之间的界限,需要粉丝们理智的区分。
如今沈腾已经用《疯狂的外星人》、《满江红》、《飞驰人生2》这些电影,证明了他离开“沈马cp”同样有票房号召力。
而马丽与刘伟强合作《水饺皇后》,也是想证明自己不再和沈腾绑缚,也一样能闯出一片天地。
沈腾和马丽“不再合作”,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作为粉丝和观众,也许我们都该反思。
来源: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