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赛道、换人设、低调庆生,贾玲到底在怕什么?王晶一句话是重点

贾玲4月29日生日无人问津?从喜剧女王到百亿导演,她为何“抛弃”过去,王晶一句话戳破天机?

老铁们,魔幻不魔幻?4月29号,贾玲的生日,就这么悄默声地过去了。

往年这个时候,微博上怎么也得有点动静吧?圈内好友排着队送祝福,生日会照片恨不得刷屏。今年呢?水花都没有一个。连铁杆搭档张小斐,似乎也“隐身”了。大家伙儿像是约好了一样,把贾玲这号人物给选择性遗忘了。就只有几张据说是网友偷拍的生日照,在犄角旮旯里流传。

照片里的贾玲,瘦是真瘦了,那身形,苗条得让人不敢认。可瞅着就是不得劲,怪怪的,好像少了点啥。少了啥?少了那股子熟悉的“贾玲味儿”。

你再瞅瞅她最近的动作。微博头像,换了。以前是《热辣滚烫》里那个拳击手的剧照,当时多火啊,电影票房跟坐了火箭似的,她那身膘甩下去,更是炸翻了天。结果呢?没过几天,头像换成了一个穿着红白毛衣、俩浅酒窝的姑娘。这照片一换,那股子劲儿也跟着变了。明眼人都看得出,心境不一样了。

何止头像,人设都给你换了。以前提起贾玲,那是妥妥的喜剧一姐,小品舞台上的定海神针。现在呢?“励志大女主”、“事业女强人”、“百亿票房电影制作人”。好家伙,这title一个比一个响亮。

讲真,这事儿放谁身上都得迷糊。一个搞小品的,没怎么正经摸过电影机器,就凭两部片子,《你好,李焕英》和《热辣滚烫》,哐哐哐,干出来将近一百个小目标。前者把她自己和张小斐送上云端,后者更是把她的身价抬到了一个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地步。手里还攥着个《转念花开》,啥时候放出来,还是个谜。

这时候就有人纳闷了,功成名就,风头无两,干嘛非得折腾?换赛道,换人设,这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废武功吗?

朋友,你要是这么想,那就太天真了。这世上的事,哪有那么多“我想怎么样”,多的是“我不得不怎么样”。贾玲走到今天这一步,风光背后,全是“逼不得已”。

为啥这么说?咱掰扯掰扯。

第一,口碑这东西,跟信用卡差不多,刷多了,总有爆的一天。

就拿《热辣滚烫》来说,票房是真牛,影史奇迹都敢吹。但这奇迹怎么来的?大家心里都有杆秤。要不是片方把宣传机器开到最大马力,再加上贾玲“减肥100斤”这个核弹级噱头,单凭电影那点质量和剧情,能有个十亿票房就得烧高香了。多少人看完电影,捶胸顿足,感觉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一部靠着商业炒作和减肥奇观堆起来的片子,卖了个天价。贾玲作为最大的受益者,往后还想复制这种成功?难,难于上青天。观众的便宜,不是那么好占的。

第二,想回去?回不去了,永远回不去了。

有人说了,电影拍完了,钱也赚了,再胖回去,继续在喜剧圈里发光发热呗。多简单的事儿。

简单?你试试看。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贾玲的体型,稳如泰山,没见半点反弹的迹象。

喜剧圈里有句老话,叫“演员越怪,火得越快”。这话糙理不糙。你瞅瞅小沈阳,宋小宝,还有郭德纲的得意门生岳云鹏,哪个不是长相自带记忆点,行为模式异于常人?

贾玲以前的特点是啥?胖乎乎的身材,加上那不按常理出牌的脑回路。这两样,是她的独门兵器。现在呢?瘦下来以后,你没发现吗?她说话、做事,都没了以前那种石破天惊的“笑果”,反而越来越“正常”了。

为啥?难道人瘦了,幽默细胞也跟着一起减肥了?说白了,是她自己不想回去了。四十多岁的人了,难道还指望靠着扮丑、耍宝来博取流量和钞票?那个阶段,她已经过去了。

这种事儿,在娱乐圈里,一抓一大把。黄渤、徐峥、王宝强,这几位哪个不是人到中年,开始琢磨转型?现在他们都在电影圈里混得风生水起,可你再让他们回去拍纯粹的喜剧,演那些插科打诨的角色,他们还愿意吗?

徐峥现在的代表作是《我不是药神》,现实题材,深刻。王宝强也开始演《棋士》这种正剧范儿的了。也就黄渤还跟喜剧沾点边,但你从《一出好戏》就能看出来,他的心思,也不全在逗乐上了。转型,是迟早的事。

这些演员的经历,让我想起王晶早年间说过的一段话。那是在《圆桌派》上,主持人问王晶:“周星驰现在这么受欢迎,为什么他自己不愿意演电影了?”

王晶怎么说的?他说:“人到了一定年纪,是不愿意接受自己在屏幕前做鬼脸的。”

这话,够狠,也够实在。说白了,王晶的意思是,电影圈里的大多数喜剧演员,年轻时候为了赚钱,为了出名,不惜在观众面前扮鬼脸,出洋相。可年纪大了,功成名就了,你再让他去干那些事儿,他自己心里那道坎就过不去。面子,尊严,或者说是一种自我认知的改变,都不允许他再那么“作践”自己了。

强如周星驰,都扛不住这种心理压力,何况是贾玲呢?

再说了,现在的贾玲,缺钱吗?不缺。所以,转型这事儿,既有几分被现实推着走的无奈,更多的,恐怕还是她自己的选择。毕竟,谁不想活得更体面一点,更有深度一点呢?

各位老铁,你们觉得呢?这娱乐圈的名利场,是不是比咱们想的还要复杂得多?


(娱乐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