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都替明兰、海氏、墨兰、张大娘子、祖母等女性惋惜,她们要是活在当下,简直就是自己职业领域内的王者,完全没必要受婚姻里的苦。
全剧的女性都在后院斗,婚前跟小姐妹们争,婚后跟小妾、婆婆斗,赢了又怎样,不累么。
看到最后,你会发现,知否就是一部庶女成长史,更是一部在古代制度下的女性艰难生存日志。
看完后,有些人可能会发出海明威般的感嘅: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也有些人会想:古代太难了,婚姻和名节,才是那个时代女子的通行证啊。
肯定也有小小一撮人觉得:这婚姻就没有一个是我想要的,还好我是不婚的。
比如剧里男女主是怎么成就婚姻的?
顾二对明兰就是巧取豪夺、满心设计,先是毁了明兰的初恋,再是假装求娶如兰,娶不上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明兰。
我不觉得这种方式是爱,而是顾二这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目的,无所不用其极。
很可怕。
就像现代,如果有一个人想娶你,但他知道你家人不会同意,于是,他就想方设法先破坏你和他人的相亲,再让人去引诱你下一个相亲对象,让你家人为你的婚事操碎了心,不得不同意嫁给他。
当然,剧里努力给顾二善后:在做完这些后,在确定婚嫁前,顾二找到明兰解释了所有一切,真诚的跟她告白请她接受他托付中馈。
但是,明兰真的过得好吗?
明兰的以后都由顾二决定,如果顾二一直放她在心上,那她就能当家作主,用顾二的话说:我在男人堆里是老几,你在女人堆里就是老几。
如果顾二以后喜欢上另外的人呢,那明兰就要跟小妾在后院天天宅斗里了。
而人心和人性,从来都是变化的。
如果明兰的老公不爱她她还能活得好才叫智慧,但知否里压根就是让权利上位者真爱女主来让她活得好,跟智慧不搭边,也和把对方当不当老板看待无关。
整个剧都在说嫡庶有别,但偏偏剧里的家庭,每个人都在父亲宠妾灭妻的环境下成长。
可笑啊!
全剧中在婚姻里的男人,除了长柏外,几乎没有一个是平等温和对待另一半的,没有一个理想的丈夫形象,顾二全靠后期洗白。
整部剧里的女性,除了海氏、明兰在后期和顾二交心后,算是婚姻里过得较幸福的人,其余的女性,没有一个在婚姻里是过得幸福的。
明兰因为婚事不顺,祖母怕明兰想不开想开导明兰,她和祖母说:我将来,可以攒很多的钱,闲了,便去游山玩水,击球垂钓,双陆拆白,总是有许多法子解闷的,日子自然过得畅快。
这只是一个理想,大家听听就好!
在现代这么开放的时代,稍微偏远一点的小县城或者不是那么发达的农村,稍微大龄一点未婚甚至离异不再婚,尚且要被人说三道四心理不坚强的人都过不下去的。
更何况是剧中的年代?那可是个墨兰跟外男在外面说几句话,被长柏撞见了都吓得浑身发软躺在地上的封建制度下。
明兰真能做到坚持不婚?那个时代对女性就没有这么包容!
婚姻真的是一门一直需要修行的课题。
婚姻既靠侥幸又靠经营,侥幸在前,经营在后,侥幸的是,选了一个还不错的人,这是可以经营的前提。
而且有时候人的眼光真的不一定有那么准确,开始就好的人,往往最后不一定好,且我觉得经营这个词很怪,不会说男人经营婚姻,而是说他们经营事业对吧?
婚姻对女人又不是事业,关于经营或者是不经营这个事情应该双方都珍惜这段关系一起做才有效,如果只有女人一个人在做,那么对方是这段关系中的既得利益者。个人认为侥幸占90%,经营者占10%。
如果一个女人,把全部精力都用在经营婚姻上,前提对方也是个还不错的人会配合你,那她大概率是会过得很好,前提是要学会满足。
但是,很多人在婚姻里的付出,是得不出回报的,或者只有少部份有回报。
明明男性在婚姻里是得利者,为什么从没见过男性需要经营婚姻呢?
如果你付出了所有心血,就像两人合伙开公司,开始的时候约定出资比例,最后成果各占一半,但最后往往是女方慢慢投入越来越多,而成果却越来越少。
生而为女子,命运何其艰!同为女子的观众应该更有同感,不信你看张大娘子,出身家世足够高,从小父母疼爱,可是还不是不能自主选择命运,嫁给沈从兴生活一地鸡毛、生孩子差点去了半条命。
女主盛明兰,顾二确实很疼她,但是,她也要掌管家业,内治门庭,劳心劳力,让顾二放心去闯天下,在顾二去治盐时就更加,挺着个大肚子又要去帮张大娘子,又要去骂醒沈家人,祖母又出事,还被老子打,都没个人心疼,这不是 狗血编剧给的 苦,而是古代可能大半女子都经历的苦。
所以说,做女子真的很不容易。
每次在一边追剧,就一边感叹:现在真的是个好时代,过往的女性丝毫没有自我可言,甚至就在我们父母那一辈也依然逃不过重男轻女的思想,幸好幸好,我还有实现自我的意识,我还有成为自我的权利。
很荣幸生在当代。
如果说,在现代,女性生存的条件尚比古代多一些,那对于婚姻的自主权,让我们作为女性能够比那个时代多了更多的可能性,感谢所有前辈为女性权益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才让我们能够有那么一丝喘息之地。
在发达的大城市,也有不少的女性选择为事业付出精力,而不进入婚姻,也不用忍受流言蜚语,可以自由做自己。
作家张方宇曾在《单独中的洞见》一书中写道:婚姻容易使人变得平庸,因为婚姻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一个人的自由,当内在自由的火焰熄灭,创造力和高贵的激情也会随之消失。
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现在的婚姻和过去的婚姻有很大的不同,婚姻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更多的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结不结婚,看个人选择。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婚姻的恐惧多于对婚姻的向往,男性的软弱和无责任感,更是让女性对婚姻失望。
《奇葩说》里,柏邦妮有一句话:在追爱的路上,我追到最好的人就是我自己,而爱情是老天爷给的奖品,如果有就很好,如果没有也没关系,毕竟自己才是自己的女主角。
如果结婚给人带来的苦难多于快乐,那么,选择不结婚也许也是另外一个更好的选择。
但愿你我,都有选择婚姻的能力,也有承担的勇气。
只希望,不管如何选择,你仍是你,是快乐的你,是勇敢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