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大家一开始都挺佩服贾玲的。
为一部戏瘦了100斤,憋着一口气演、导、宣传全都自己扛,连带着全国网友一起感动了一把。
但感动完了,问题来了:
她去哪儿了?
她不出来,我们还以为她在憋《热辣滚烫2》呢,结果她一开口,直接把自己过去那套“乐呵呵”的人设给踩了个稀碎。
她说,自己以前搞笑,其实都是装的,是为了讨好别人,是“委屈求全的胖子”。
你这么一说,观众就开始犯嘀咕了:
那我们过去十年笑得这么开心,算啥?被骗了?
热辣滚烫票房爆了,但谁记得剧情?
这部片票房几十亿,听起来像神作。
可你回头看看,这片子到底留下了什么?
别说金句、名场面,连个能剪成热搜的片段都没有。
观众吃完这顿饭,转头就问:“刚才那菜是啥味来着?”
就像你吃了一顿视觉感人、味道寡淡的饭局,拍照好看,真吃下去的却是寂寞。
反而是贾玲那段“暴瘦逆袭”成了最大话题,电影成了陪衬。
换句话说,她用自己的身体给电影搏了命,但电影没能给她回一张长期饭票。
她想翻篇,观众却不肯跟着走
贾玲可能是真累了,不想再扮丑搞笑,不想再为了逗乐别人压抑自己。
这个选择本身没错。
可问题是你没想好下一步怎么走。
喜剧路线你自己掐了,新路线也没扎根。
你说不想做“讨好型人格”了,可娱乐圈这行,本质上就是讨好大众、讨好镜头的啊。
你可以不再取悦别人,但你得让别人还有看你的理由。
结果她消失这么久,只留下观众在原地:
“你说你不想逗我们笑了,那你现在是想干嘛?”
如果说《你好,李焕英》是一次奇迹,《热辣滚烫》是一次孤注一掷,那这次沉默,就是贾玲在人设断崖后的迷茫。
她不迷人了,也就没人等她了。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