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桦林带孩子回苏州没地住,才知庄父庄母自私

看过《小巷人家》这部剧的人都知道庄父庄母偏心小儿子庄赶美,道德绑架大儿子庄超英和二女儿庄桦林。

他们不仅要自己两个大的孩子照顾小儿子庄赶美,甚至还要求庄超英和庄桦林的孩子图南和鹏飞也要照顾弟弟们。

庄父庄母的偏心连一直愚孝、纵容他们的庄超英都忍受不了了,但他们却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偏心的不妥当。

庄父庄母为何如此偏心小儿子一家人呢?其实,这其中就藏着庄父庄母的小心思。

庄家一共三个孩子,家里虽然拿工资,但孩子太多,生活费、学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支持庄超英读书,只能四处去借钱。

庄超英就是靠着家里借的钱才读完中专,毕业之后才有了工作的。

庄超英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老师,但他被分配到常州,不在苏州本地,离家里太远了。

庄桦林是女儿,家里从小就重男轻女,对她不是很重视,她从小到大,连一张自己的床都没有,只能睡在饭桌上,直到下乡去当知青。

庄赶美从小不够努力,学习成绩不好,庄父庄母就让他顶替了他们在厂里的岗位。

桦林是女儿,就只能去下乡当知青了,她去了千里之遥的贵州农村。

庄父庄母之所以如此做,他们其实是在为自己得将来考虑。

当时庄超英分配的工作在不在苏州本地,而是远在常州,离家里很远,回来一趟不方便,无法时常照顾他们。

小儿子庄赶美虽然读书不成气候,但到底是儿子,留在身边,多少可以照应一下他们。

所以,他们不仅让小儿子顶替厂里的岗位,还把工资补贴给小儿子夫妻俩,并且帮他们做家务,照顾孩子。

桦林是女儿,迟早是会嫁出去的,在庄父庄母看来,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根本指望不上。

如果让桦林留在苏州,顶替他们在厂里的位置,那么,以后他们老了,就没有人照顾他们了。

所以,尽管桦林是家里唯一的女儿,他们还是决定让桦林去到千里之外的贵州下乡当知青。

庄父庄母也知道偏心小儿子不妥当,所以,他们从来都不承认自己偏心。

他们只会说庄超英是家里的长子,要多照顾弟弟,说桦林是女儿,无法帮衬他们,让桦林觉得自己无能。

他们如此做,一方面保全了小儿子,另一方面是担心庄超英在他们老了之后不管他们。

所以,他们道德绑架庄超英,给他灌输家里长子要照顾弟弟的思想。

庄超英在庄父庄母的耳濡目染之下,变得愚孝,事事听从父母的,从来不违抗,把父母这边的人看得比自己的妻儿还重要。

桦林去了贵州之后,在当地结婚生子,她回不了苏州了,但她想要自己的孩子回苏州。

庄父庄母既不敢得罪了自己小儿子一家,又不愿意桦林埋怨他们,就把难题丢给了庄超英。

如果庄超英不收留鹏飞,也怨不了他们,是庄超英不帮她,而不是他们两个老人。

桦林是他们的亲生女儿,鹏飞是他们的亲外孙,他们都能做到如此,足可见他们的自私自利。


(娱乐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