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
轻轻一撕,相片显影。以“拍一张少一张”著称的撕拉片,正成为摄影圈新一轮的宠儿。拍摄好看、氛围复古,就连不少明星也热衷于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摄像馆,只为拍一张撕拉片。但也有人疑惑于一张300元到400元的价格,真的有必要花高价换一张薄薄纸片吗?
复古拍照走红,成为时下最流行
大头照+闪光灯,咔嚓一声,22岁大学生张丽的撕拉片出炉。镜头里她托腮、理头发,面向镜头微笑,拍照时,为了不废片,她提前想好姿势。这也是她第二次尝试撕拉片。“我之前就很喜欢这个工作室拍摄的撕拉片成色,所以选择去。”她说。
什么是撕拉片?相机定格拍照,从机子拉出相片,等待一段时间后撕开覆膜,照片显影。“一撕”再“一拉”,是每张撕拉片出片的必要步骤,撕拉片也由此得名。而这一拍照方式,主要在上一世纪流行,进入千禧年后,随着数码相机推广,撕拉片逐渐小众。
时过多年,撕拉片再度在年轻人间走红,成了受热捧的流行物。小红书3.7亿浏览度,36.6万讨论,社交网络上,撕拉片的讨论度不可谓不惊人。从影视明星到网红,都在争先拍摄。不少年轻人也精心打扮,纷纷走入摄像馆,给自己留下一张特别的撕拉片。
拍摄别具美感,明星网红在刷屏
“我撕拉片的效果很有复古感。”不久前,23岁的大学生王费约了一家拍摄工作室拍撕拉片。拍摄效果她很满意:“那天我化了妆,也有特意的穿搭,拍出来特别有文艺感。”大众印象里的撕拉片,“强曝光”“拍出来发白”,让镜头里的人物肤色清透,具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很多明星都在拍,所以我也想试试,同样也是纪念自己的生活。”张丽说。不仅仅是普通人在拍。张丽在网上刷到了许多拍撕拉片相关,从小红书高达22万点赞的明星撕拉片视频,到各个网红晒的撕拉片,由于明星拍出来的拍摄效果极佳,撕拉片讨论度居高不下。权衡之下,她选择了和自己喜欢的明星的同一家工作室去拍摄。“对我来说,重点就是很多明星在这个工作室拍了撕拉片,我才会选择来拍。”她表示。
“撕拉片拍一张少一张。”刷到撕拉片推文前,25岁的沈璧君并不了解撕拉片已处于停产状态许久,而这让她对这一照相方式产生了兴趣。许多摄影工作室也以此口号为宣传卖点。听得多了,她也有点心动。在一番考虑后,在研究生生涯的末尾,沈璧君去拍了一张:“它具有了纪念价值,不仅是纪念我研究生生活的即将离去,也是纪念撕拉片所代表的生活方式的定格。”
惊喜盲盒效果,稀缺纪念价值高
“每盒的第一张是最紧张的,看了第一张,基本知道后面几张是什么状态。”18岁的摄影爱好者王永程购入了数盒撕拉片,2011年的彩色、2007年的黑白……相比起普通胶卷,撕拉片能快速成像,照相上具有一定优势。他拍摄对象主要是女友,淡黄或黑白的相片上,女友的影像被定格,看上去别有韵味。
对一次性成像爱好者来说,拍撕拉片有种拆盲盒,或等着拆心仪很久的快递的感觉。房雯雯购买了一盒撕拉片,花了半年时间拍完。她就以“盲盒效果”形容撕拉片。由于撕拉片年代久远,成像不稳定、不可控。只有显影的那刻,才知道拍照的结果,因此拍摄总是让摄影爱好者十分期待。“通过实体照片这种载体,还原对未知、不可控的第一次接触的东西的紧张感。”房雯雯说。这也是许多人偏爱撕拉片的原因。
当然,对撕拉片“盲盒式”效果的喜欢,也和撕拉片的质量以及稀缺性有关。“相比目前仅存的一次成像照片,即时打印照片,撕拉片更清晰,也更耐放。”房雯雯谈及拍摄效果。由于撕拉片在2016年完全停产,撕拉片目前确实是“拍一张少一张”。“因为这种稀缺性,我知道大多数人会选择在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时刻,像生日,全家福,某个纪念日去拍摄。”她表示。
营销促成热度,高价超市场认知
以一次性成像为卖点的撕拉片,和拍立得一样是即时出片,市场拍摄价格却是后者的几倍。尽管有些拍立得也是“拍一张少一张”,却比不上撕拉片的热度。
“最大的原因是明星同款,网红跟风,最后普通网友看到了,线下拍立得体验店拱火式营销,才会有现在这个热度。”房雯雯直言。由于明星和网红的热捧,撕拉片的热度一路走高。王费和沈璧君选择的并不是有名的工作室,但撕拉片价格分别也达到了398元和298元。“其实398元已经可以选一个带妆发的约拍写真。”王费表示。
但市面上工作室拍摄的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有名的工作室也未必能提供消费者满意的相片。而撕拉片又和其他拍照方式不同,只有一次拍摄机会,一旦翻车无法反悔和弥补,还需照付昂贵的价格。“针对我这次在的摄影工作室的拍摄,我认为是很没有性价比的。”张丽表示。一张照片,不到几分钟,就花去了1500元。短短几秒,拍摄的容错空间极小。由于价格昂贵,张丽很紧张自己拍坏照片,摆动作时手发抖。最后撕拉片出来的效果,无论是动作还是胶片冲洗成色,都未达到她的内心预期。但她只能事后懊悔,无法重拍。
撕拉片的高价也与线下摄影工作室有关。如果自己购买撕拉片,价格远远低于前者。“不同年份的,价格也会不一样,我有一盒是800元,也有300元、240元的。”王永程举例说。每一盒有十张撕拉片,平均下来,一张撕拉片价格最高为80元,最低为24元,比摄影工作室的价格低了十倍。不过,目前二手市场上撕拉片价格也在一路飙升。王永程过去800元购买的2011年彩色撕拉片,如今在闲鱼上,已炒价到1598元一盒,价格翻了一倍。但即使如此,一张均159.8元的撕拉片,也比一般摄影工作室的撕拉片价格便宜许多。
“其实价格贵还是营销的作用,总是在强调‘拍一张少一张。’”王永程说。撕拉片的稀缺性吸引了许多人,但它真的值这个价格吗?“想当年免费拍撕拉片送人都经常无人问津。”在社交平台上,网友“黑师傅-polalife”指出撕拉片爆红前的处境。尽管是撕拉片爱好者,但王永程也冷静地表示:“市场上有继续涨价的趋势,我不会再买撕拉片了。”
体现稀缺效应,潮流前保持冷静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年轻人追捧撕拉片这一现象体现了稀缺效应。”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蔡海超表示,“人们往往会认为稀缺的东西更有价值。撕拉片因生产线停产变得稀缺,因此,‘拍一张少一张’的特性激发了年轻人的占有欲和收藏心理,让他们觉得拥有撕拉片是一种独特的体验,从而愿意为其支付较高价格。”
“年轻人在面对潮流时,保持理性判断至关重要。盲目跟风不仅可能带来经济压力,还容易在随波逐流中迷失自我。”对于价格不断炒高的撕拉片,蔡海超表示。她建议,在潮流面前,年轻人应静下心来探索真正热爱的领域,无论是小众的手工艺术,还是深度阅读、或是原创音乐创作,都能在沉浸中挖掘自身潜力,收获更持久的快乐与成就感。如此找到属于自己的爱好,不仅能建立独特的个人标签,还能在探索过程中结识志同道合的伙伴,构建更有意义的社交圈。
“希望每位年轻人都能不被外界潮流轻易裹挟,在热爱的领域里闪闪发光,活出独一无二的精彩人生。”她说。
【来源: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