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二代当中,要说谁最会玩“玩”,恐怕除了王思聪,也没有别人了。王思聪之前就说过“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钱没钱,反正都没有我有钱”。从这句话可以听出来王思聪的财大气粗。
可对于王思聪这样的大手笔,相比较多年前的另一位王姓公子哥,可以说王思聪根本不值一提,他就是北京最有名的富二代,官二代,人称“京城第一大玩家”。如果真的要形容一下,可以说一千个王思聪都玩不过半个他,这个人就是—
王世襄1914年出生于北京,在当时的北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是皇室宗亲,也有穷困潦倒的叫花子,可以说三教九流的人全都汇聚在北京,在当时的年代完全是有钱人说了算的时代,只要你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
而王世襄家庭显赫,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公子哥”,仗着家庭的背景,王世襄根本就没有将自己的心思放在学习上,而是专注于自己所喜爱的娱乐活动。当时能够上一所好的学校,对于家庭来说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
可王世襄并没有认为这是一件好事,虽然凭借着家庭的原因,将王世襄送往最好的学校,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王世襄的心思并不在学习当中,而是整天逃学,他认为上学就是为了玩,如果不是为了玩,那么上学还有什么意思,就这样王世襄沉迷上了放鸽子。
学习对于王世襄来说可能是一种折磨,但对于玩,自己可是一把好手,并且自己喜欢放鸽子还创作了《明代鸽经清官鸽谱》,可以说是将玩发挥到了极致。虽然王世襄玩的乐在其中,可是对王家的祖祖辈辈来说,看到王世襄这样态度却无可奈何。
看到王世襄这个模样,家里人都觉得恨铁不成钢,为此家里人还给王世襄请了私塾先生。没想到王世襄对古汉语、经、史和诗词特别感兴趣。除了这些王世襄就对玩感兴趣,除此之外,王世襄还对烹饪十分感兴趣,并且还有“烹调圣手”的称呼。
虽然王世襄爱玩,却非常聪明,在学校当中,一路上玩到高中,并且还轻松考上了
在王世襄心中并没有宏达的愿望,只想着自己这一辈子能够玩下去就可以了。可好景不长,王世襄刚刚从学校毕业,时间来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原本显赫的家族也开始没落,生活开始变得拮据起来。但更让王世襄接受不了的是母亲也因病去世。
为了能够纪念母亲,王世襄仿佛变了一个人,虽然在平时就是一副纨绔子弟的形象,但对于母亲的教育,对王世襄来说却是谨记在心。就这样喜欢玩的王世襄放下了自己的爱好,将精心饲养的鸽子给了朋友,为了怀念母亲转到了国文系。
因为母亲是画家,而王世襄对于古文和美术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耗时两年的时间创作了一本《中国画论研究》。这可谓是王世襄的巨作,约70万字,从这里可以看出王世襄的聪明,同时也能看出王世襄对于感兴趣的事情能够仔细钻研。
而王世襄自己也说过“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秋斗蟋蟀,冬怀鸣虫,架鹰逐兔,挈狗捉獾,皆乐之不疲”。这也是王世襄对人生的态度,玩就要玩的痛快,学习的时候也要认真。
因为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王世襄无奈只能跑到了重庆,没想到在重庆遇到了自己一生的贵人梁思成。在梁思成眼中王世襄虽然是一个纨绔子弟,但确实有真材实料,对于这样的人,也让梁思成十分欣赏。
对于王世襄来说,对梁思成来说却有着相见恨晚的感觉。就这样梁思成将王世襄推荐给博斯年,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博斯年对于王世襄的“大名”却不敢恭维,认为王世襄这样的纨绔子弟不能成就大事,于是直接对着王世襄说:“燕京大学毕业的人不配到我们这里来”。
一时间气氛十分尴尬,梁思成也能听出是什么意思。虽然梁思成欣赏王世襄,没办法只能将王世襄带进营造学社,而王世襄对于营造学社确实十分满意,毕竟这里可以饱览古建筑典籍,为今后的古物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知道抗战胜利,王世襄在故宫博物院院长的推荐下,参加了清理抗战时期的文物清理追还的工作。对于这个工作,王世襄不敢怠慢,在北京、天津等地追还了2000多件文物。为此王世襄还远赴日本,追回了106箱图书,并且还追回了六批上万件的文物,对于中国的文物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由于诸多特殊原因导致这些追回来的古籍遭受一定程度的损毁,王世襄先生因此接受任命,担任起了故宫博物院的高级官员和文献编纂的职务。对王世襄而言,能够在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可好景不长,之后王世襄被迫离开了这个公职岗位。可王世襄对于文物的贡献很快就调查了清楚,虽然曾邀请王世襄继续工作,却没想到王世襄却拒绝了。
直到2009年6月,中国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他“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荣誉称号。对于王世襄来说,自己也算是玩了一辈子,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即便在临终的时候,自己的人生仍然是充满乐趣的。
王世襄获得此奖项的原因在于,他的创造性研究已经向世界证实:“如果没有王世襄,一部分中国文化还会处在被埋没的状态。”相较于王思聪拿着五个亿实现中国玩家的电竞梦,而王世襄却用自己的一生推动了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王世襄就是这样一个京城第一玩家,他自己用一生的时间将玩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也将玩的最高境界诠释出来,不管玩什么东西,都要玩精,才是王世襄的最终目的。也正是这样的人生态度,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