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疫情以来,国内外投融资环境开始趋于理性甚至谨慎。据创业邦睿兽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的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48.04%,数量和金额为5年以来同期最低。
在严峻的创业环境下,一方面对创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创业者们仍需要与投资人建立联系,为公司的发展带来更多资源保障。
关于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关系,夏尔巴投资曾在接受创业邦采访时,做过一个形象的比喻。
喜马拉雅山脉两侧长期居住着一支少数民族——夏尔巴人,他们天生生长于高寒地带,特殊的体能适合于高海拔等恶劣环境的生存,因此他们为珠峰的攀登者提供登山向导、救援和后勤保障。
在夏尔巴看来,这诠释了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关系,夏尔巴人就是助力创业者“登峰”的投资人。
每每提到创业者,人们往往会想到是否有投资人站在其身后。 毕竟很多初创公司,手上或许有很好的技术或产品,却苦于没有足够的资源将其推向市场,而懂得创业者的投资人,有能力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和财力保障。
关于创业者与投资人相互“成全”的故事不在少数。
以成立于2017年的生物疫苗技术企业怡道生物为例,如今在疫情推动下,疫苗领域已成为投资机构眼中的“香饽饽”,但这家企业在创立之初,却并未受到太多关注。
但北极光创投的宋高广博士,注意到怡道生物主打的产品之一是带状疱疹疫苗,而带状疱疹是中老年人的高发疾病,并且并无特效药,却为患者带来较大痛苦。
经过一系列深度调研,宋高广认为在疫苗的细分赛道中需要新型的技术去引进和突破。因此在2018年,北极光创投成为怡道生物的天使轮投资人。目前这家当初不被“看好”的企业已经成为该赛道的明星企业。
像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但还有更多的初创公司由于渠道有限,苦于没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投资人和创业者。
在疫情的特殊形势下,初创公司如何在正规的渠道下结识更多“引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