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治疗:高效管理你的情绪

 约2000字 字数

约5分钟 用时

前 言

面对多变的情绪,我们需要掌握一些简单有效方法,来加以管理。下面介绍四种很常用的方式。当你有负面情绪时,不妨试一试。

第6章 情绪管理,洞察内心强大自我

6.3 情绪治疗:高效管理你的情绪

01

从小的生活经历,让我们习得了影响一生的情绪反应。但除非是非常严重的情绪内耗,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 方方面面外,大多数情绪的管理,还是相对容易的。不需要借助第三方的治疗,自己就可以做出调节。

针对于一般情绪问题的解决,我在这里提供四种方法。六秒呼吸法和写日记法属于行动类,情绪界线法和情绪转换法属于认知类。它们能在不同层面给自己以帮助,让自己更快认清情绪状态,并从中解脱出来。

02 六秒呼吸法

六秒呼吸法,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吸气呼气的循环,持续六秒钟。时间分配是两秒吸气,四秒呼气。当身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仅需非常浅的吸气与呼气,就足以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

图6-3 六秒呼吸法

可当自己情绪激动的时候,血压升高,呼吸也会变得更加急促。为了应对这一状况,有意识地拉长呼吸的时间,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放松效果。两秒的呼吸,属于深呼吸,它能够吸入更多的氧气,降低体内的压力。而四秒钟的呼气,则要求自己尽量释放体内的循环气体,将气体尽量压出。如此在下一个呼吸周期里,才能够吸进更大量的氧气,促进正向的系统循环。

03 写日记法

写日记的本质是在反思自我 。情绪的爆发绝不是无缘由的,也不意味着除了情绪不同,其他一切照旧。至少,自己当时的想法,在瞬息之间就发生过几次的转换。在写日记的时候,就是要把这些点点滴滴都写下来。

图6-4 写日记常见问题指引

但也并不是说,想写就一定能写下来。你能有所行动,不代表你就一定能有所感悟。除了被情绪冲昏头脑,完全记不起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外,也可能是自己不愿意去面对。

恰恰是这种不愿面对,才是自己最应当去面对的。所以 敢于写日记,把过程剖析得清清楚楚的人,才能更加正视自我,从过往中得到教训、学到经验

04 情绪界线法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为自己的情绪画出一个明确的界限 。没有建立起情绪界限的人,分不清眼前的情绪究竟是谁的责任,很容易把他人的情绪当成自己的情绪,或是被他人的情绪所影响。在界限内,自己可以任意表达,在界线外,则需提高警惕,把情绪给拉回来。

图6-5 情绪容易相互影响

具体而言,自己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自己对情绪的理解。

图6-6 理解情绪的四个要点

其一,要懂得和自己好好对话 。只有当你发现,你所谓的不自信、害怕与恐惧,不过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幻觉时,才能帮助自己减少负面情绪的过度放大,也就不容易被情绪所绑架了。

其二,要自己决定自己的意识 。容易被情绪带走的人,主观意识并不强。自己要有“我说了算”的果断与刚毅。“我决定的,就是我的决定”,不要轻易让步。

其三,要懂得界限和底线的区别 。你可以根据当前的状况以及需求,随时调整自己的界限。它是有弹性的。没有弹性的是底线,底线不容触碰。很多人把界限和底线混为一谈,认为划清界限就是设置了底线。

第四,要能感受自己的情绪 。我们说“老好人”,意思是说凡事都没个主见、别人说什么是什么的人,得不到别人的喜欢。这是因为“老好人”自己并没有“看得起”自己,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太低了。自己都如此,别人又怎会把自己当回事?

05 情绪转换法

情绪界限法配合情绪转换法,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前者是后者的基础。 情绪转换法,简单来说就三个关键字,代表了三个阶段:停、看、应 。这和我们在效率管理里提到的“定”、“析”、“换”非常类似( 环境与心理:提升效率的两个关键词 )。

图6-7 情绪转换法的三个阶段

当自己情绪明显不对劲的时候,首要的事情就是停下 。停止对话、停止当前的状态,转移情绪,不要让情绪继续发展下去。情绪的产生遵循着“外界刺激-产生内在压力-压力通过情绪宣泄”这一途径展开。为了能将情绪制止住,自己就要让这一过程停下来。停下,是为了制造一个真空场域,让自己能够缓过来。

停下来后,就要去看 。看一看究竟刚刚发生了什么,导致了这一局面的产生。此时就需要回顾过程,探求感受。搞明白是哪个点让自己不舒服了,而自己内心希望的又是怎样的。这一过程能让自己建立起自己的情绪界限,快速找到调整的路径。

最后就要加以应对 。既然已经知道之前的情绪氛围不对,也知道该如何调整,就要按照理想的方式去应对,对情绪加以转换。为了实现这一过程,可以从“我最容易成功改变的地方”入手。比如,使用“六秒呼吸法”,让自己平静下来,使用“情绪界限法”,清晰界定情绪。

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很好地融入“情绪ABC理论模型”。它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该理论认为,每件事都有一个“前因”,但因为个体“信念”的不同,导致了事情的“后果”也会不一样。自己在停下来看的过程中,可以思考情绪的产生,是不是因为自身信念出了问题。 信念本就是一种看法,转换一个新的看法,情绪自然也会得到不同方向的反馈

图6-8 情绪ABC模型

除了这里谈到的四种情绪管理方法,还有更多值得我们去探索。但不论哪一种,核心都在于 要能及时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状态,并快速找到调整的办法 。我们并不是不让情绪产生,而是要能在自己的掌控下有节制、无破坏性的加以展示。

要明白,情绪的产生是因为某种行为,但这行为不一定是自己所为。 我们管理情绪,就是要承担起自己行为的结果,而将不是自己的那部分给拿掉 。能做到,情绪管理也就到位了。 


(职场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