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想要的超能力

以前人们认为,成年后大脑就定型了,就无法改变。近几十年神经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的可塑性很强,成年后也能改变并重塑。

我们的行为、想法、情绪都是大脑的输出。结构决定功能,我们若能改变大脑结构,神经元的连接,我们就获得自己预期的结果。

最厉害的超能力是改变自己的能力

。改变的结果,是做成了以前做不成的事,而改变的过程,要靠习惯一点一点去重塑神经元。

日复一日的重复行动,不仅会改变结果,更会改变身份,信仰和自我意识,直到改变我们的大脑结构。

因此,当我们将自己看成一种机器,一种可以修复的机器后,我们的精神就能得到解放。

这部机器由多个部分构成(在专注力提升营中,我用西游三大主角类比),无论你不喜欢自己的哪个方面,你都可以通过修复来解决。

从这个意义来讲,犯错是一件好事,它让我们有机会研究发生了什么,理解哪里出了问题,然后就可以修复错误。

为了找到并修复错误,我们就需要建构一个「输入-处理-输出」的闭环过程。建构系统,实质就是分解过程,用较小的过程构建更大的过程。明确每个子过程的功能,并通过调试让这些系统工作,输出预期结果。

若一个过程不能运行,我们要让大过程变小,让复杂过程变得可控,这就是模块化。 模块化是把过程打碎成自然的,功能性的单元,为这些单元之间划定界限,界限越明确就越容易捉到虫(bug)

智力的运用本质上是分解过程的技术 ,当我们能将一个大过程分解为界限明确的小过程后,我们就能解决问题。

有句话说,如果施工图纸指示足够清楚,一群孩子就可以安装起波音飞机。施工图纸将飞机的安装分解成了一个个过程后,这件事小孩子都能做了。

难点在于如何分解?

一个思路就是跟小孩玩积木一样,勇于探索,不断尝试,并把尝试的结果记录下来,不犯重复的错误,就逼近想要的成果。

总之,停止苛责和抱怨,将日常生活当作一个实验室,构建一个个过程,并研究和建立自己的行为,持续记录,分析和调整来迭代自我。

你的知识已经足够多了,开始构建吧。

价值来自构建,意义源于构建,构建创造美好生活。
(职场责编:拓荒牛 )
2025年11月19日 17:27[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