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了一个憋屈了28年的卡点

消失了很久,以至于有朋友过来问我是不是结婚去了哈哈哈。

婚是结了, 不过最近并不是因为结婚才不更, 一方面是在休息思考,另一方面是在做自我探索。

听起来很奇怪是不是,一把年纪了还自我探索。

因为,过去的很长时间,像大多数人一样,我踏踏实实地听老师的话,听爸妈的话,上学、工作。

从结果来看,过的还不错。但是, 我一直 对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并没有想清楚。

我的心更想往北,但实际上我在做的事是在往南跑。 我也知道往南跑更符合现实,过去的日子也是这样过来的。

但这两年,我开始自我探索之后突然觉得,我为什么不能把心和意理顺,自主地去做选择,非要自我较劲,各种为现实所迫,完全没必要嘛。

“意”是后天的脑决定,所谓正确的选择, 而“心”就是我们的本心,你的性格,你的爱好都有可能决定你内心的声音,这是你从本能上想要的,得到它你很容易就快乐。

于是,我开始更加真诚地直面自己,直视自己看起来不靠谱的想法和吐槽,努力让自己的心意相通。

看到这里,是不是以为我要突破了?

并没有。

开始的几个月,我把自己搞得更糟糕了, 我的原有认知系统A和新认知系统B在不断打架,一会A主导了,一会B又蹦出来了。

就像是你之前用的XP的系统,配着自己的老电脑,运行起来也挺带劲的。

有一天,你听说更新了win10,想给自己升个级,换个更丝滑的系统。

结果发现,之前里面装的软件全都不兼容了,想开个浏览器都不行,还需要配上一套兼容win10的各类软件。

现在呢,我的混乱状态稍微好了一些,但距离融合顺畅,舒适自洽有点个差距。

原来的系统不也运行的挺好的嘛,我用它完成了求学和工作,并且在外人来看,算是顺风顺水,还有点个小成就。

为啥还要费劲吧啦的,给自己换个系统呢?

因为,我的快乐幸福感很一般,我没有享受在做事和生活当中,只是在做正确的事,长辈觉得你应该做的事。

错是没有错,只是活的没有灵魂。 在年少没太多判断力的时候,听过来人的意见会少走弯路,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自己生活和独当一面。

另一方面,只有自己能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你的心情,你的选择,你的快乐,你的痛苦,最后承受的都是自己。

所以,如果能找到幸福感和内心的自洽,那未来的几十年里,会过的越来越如鱼得水。

这就是我最近持续去做自我探索的原因。

自我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去冲破自己内心一个个堵点, 把装满了各种拧巴、堵住你内心通道的垃圾冲掉,让幸福更加顺畅的涌进内心。

近期我也有一些各种各样的小突破,一下写不完的,今天先分享几个。

1.总是被动承受在痛苦中

过去的时候,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我觉得,痛苦的阶段不是必要经历的嘛。

甚至很多时候,我会把自己逼得很惨,工作遇到困难了也不讲,生活里难受了也不寻求帮助,自己瞎倒腾。

有点沉浸在自我感动中 ,痛苦是正常的,我现在的痛苦就是为了未来的享受。

后来我在李一诺的《力量从哪里来》读到了一句话,“如果你觉得自己这两年会这么痛苦地过,那你痛苦就是活该。”

是哦,遇到困难了自己死磕,被动地去承受,我就应该这么忙才能成功,就应该遇到这么多困难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领导给了那么多事必须都完成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

不是的, 这是把自己的主动权交了出去,交给了一个职位、一个人,或是一个阶段,被动地承受痛苦。

其实,哪怕看上去有很多限制,我们还是有做决定的空间,不要轻易放弃,我们自己仍然可以求助,仍然可以通过聪明才智让现状变好。如果放弃了,反而是没有可能成功的。

并不是说生活没有痛苦,那不可能,而是不要经历无谓的痛苦。 不把主动权交出去,觉得我“只有这样,才可以……”。

2.为什么是我?

前几年,在我刚刚参加工作时,碰到了一个不太会当领导的顶头上司,喜欢PUA下属,听小报告,偏听偏信,还会细无巨细地管理,连上厕所的时间都要过问。

再加上打小报告尝到甜头就时常背后捅刀的同事,经常拿老实人当投名状,在领导那里卖好,我在工作中受了很多苦,一整个自信的大打击。

每天被留下加班还要被嘲讽训斥,反而是不用每天加班的同事过的很舒爽。

后来,我在工作中的机遇和运气也不太好,反而是之前搞我的同事过得很顺。

所以, 我之前想起这些都会有些愤懑,为什么我命这么苦,为什么倒霉的就是我。

在这样的心情下,可想而知,我很不快乐。

不快乐的人,大脑往往生活在两个时间段,一个是过去,从小到大无数的记忆形成一卷厚厚的胶带,在我们脑子里面不停地放“电影”。

一个是未来,我们的大脑不停地在演绎未来会出现的各种可能性。

每天, 用30%的心神放在追忆过去,30%的心神在焦虑未来,哪还有多少心神留给当下。

其实就是“活在当下”,但这说起来容易,要做到却很难。

所以我会让自己不断去想,什么对我来说是“重要的事”,是要功成名就吗?是在工作中争一时的高下吗?是把所有欺负过自己的人都一一报复过来吗?

都不是。对于我的性格来说,是做事无愧于内心,我的健康和快乐的优先级完全在这争一时意气之上。

“过去”和“未来”的画面无非都是我们大脑里留下的记忆和演绎的场景,并不是此刻真实存在的。

过去的发生已经让我进步了,我不应该再背着重重的包袱前行,就把包袱丢在过去的路上就好啦。

3.没有什么“应该”发生

我们的很多痛苦缘于现实和我们认为的“应该”发生了冲突。

我觉得我这样做就“应该”达到什么什么效果,实现什么什么目标。

别人“不应该”这样做,“不应该”这样对我。

这种应该包含了我内心的执念, 害怕自己达不到目的就觉得别人“应该”这样对我,当现实没有让我实现执念时,就会瞬间被刺激,被激怒。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尝试去放下,放下执念,放下这个世界“应该”怎样怎样对我。

放下之后,我发现,也没什么大不了,即使事情发展的比较离谱,我也能比较平静地接受。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对我的情绪负责,那就是我自己。 没有你的允许,就没有人能激怒我,我不care,被牵着鼻子走,没人能伤害到我。

写到这里发现已经有两千多字了,其实,今天这几个点有一个核心要义,就是“做自己的主人”,不管是自己掌握主动权,还是做情绪的主人,放下执念。

自我探索的第一步其实是觉察, 觉察到自己对自我没有掌控力,觉察到自己所作所为与内心的冲突。

前几年还小的时候,并没有这方面的觉察,这两年才慢慢开始去探索,所以如果你看了之后没看懂,或觉得很扯,可以过两年再说,不用着急。

最近会慢慢恢复更新啦。写一些新内容,几年的时间过去,我成长了,大家也一样,方法论好使但不长久,咱们搞点成年人该看的东西。


(职场责编:拓荒牛 )
2025年10月22日 19:21[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