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用一点时间,跟大家梳理一个简单逻辑,就是为啥普通人的发展窗口期非常短暂,务必不能错过。
1.大家说,富人和普通人的最大区别在哪里?
这个答案是,区别不是脑子的差别,而是尝试和改进的机会的差别。事情只要做了,就可能出错,出错了就能发现问题,就能改进,然后事情就能做更好,就能变厉害。
而普通人、穷人,最大问题在于没有机会犯错,没有机会试错。
因为没有机会犯错和练习,就会停在原地,可以说普通人的进步是被基本锁死的,所以人和人的差距就会越拉越大。
而越是没有机会犯错,水平停滞,就越是不敢尝试和犯错,因为对于本钱很少的普通人来说,一次犯错就意味着掉坑里了要爬很多年,这个没法接受。
2.那既然普通人被基本锁死了,那有没有例外?或者说,还有普通人还有哪些机会存在?
我跟大家说,就是一个窗口期。
越是普通人,最大的机会在于,在自己压力还没有那么大,负担没有那么重的时候,小成本做尝试。
因为这时候,普通人还有能力做尝试,而做小成本尝试,是为了让自己输得起,输了就输了,不会掉坑里一爬就是好多年,能赶紧拍拍身上的土马上再去做尝试。
这里有两个关键点,一个是尝试的时间窗口。一个是要有意识做小成本尝试。
你开个火锅店对普通人而言成本大的要命,你弄个付费学习社群,尝试搞个看书跟读的业务总没问题吧。
3.这个尝试的时间是哪个区间?大致就是:开始工作21岁左右-30岁左右到了适婚年龄。
当然,这个时间有弹性,有人脑袋比较灵光,大学时期就可以开始尝试,然后从30岁这个年龄,男女还有差别,通常,女生占劣势,因为女生承担的生理成本还更大。
在这段时间里,你父母大概率健康,你没有房贷或者小孩的压力。你还敢做尝试。
而一旦这三座大山压上,你会相当难受,那时候再想做尝试,成本就大的飞起。
4.所以,能做尝试的年纪,真的很短暂啊朋友们。
我们星球里,大致有不少人,都是这个区间的。我之前跟大家说过一个行动原则是:在微观角度,做有不对称概率优势的事情。即,做错了风险有限,做对了收益很大的事情。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学术。我大白话翻译一下就是,只要能承受失败结果,不要废话,勇敢实践和尝试。
所以,你要做的就是,在自己21-30岁这个压力没有彻底压垮你的年纪,尽量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即小成本)来做各种尝试,寻求人生突破性进展的机会。
越是学习学的死的人,经常会有一种倾向,就是躲避实践害怕失败。总觉得自己还没准备好,自己知识储备不够足,认为自己多学一点才能行动,认为自己做一件事还不够格。等等。
但是,你不实践和行动,就永远停在纸面上,就没法接触真实的市场,真实的人,真实的问题。进步会相当缓慢。
5.所以我特别想跟作为普通人的你说一句,不要怕露怯,不要不好意思,不要脸皮那么薄。
这种往后躲着走的行为是特别傻的。
见到大佬这是非常好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去问问题,不要担心自己太傻或幼稚。这些都很正常。
你问了你就学到了,当时的尴尬犯得傻,很快就消失在风里了。人永远都不会有准备好的那一天。只要能承受结果,就去问,就去实践。
你变牛逼之后,根本不会有人在意你之前有多笨拙。
6.我今天我在这跟大家聊点这个聊点那个,恰恰不是因为我聪明,或者我成功。
而是因为,我相信我是咱们这个圈子里失败次数最多,也尴尬次数最多的人,我简直就是个失败大魔王。
失败的多了,知道哪错了,改了下次变好了就ok了呗。到头来跟大家聊天的时候,竟然还有人说我厉害。其实我只是失败次数比较多。
7.你说我现在已经错过这个黄金窗口期了,我还能咋办?
不咋办,行动路径还是这个路径,就是小成本做尝试。只不过你现在压力变大了,需要更多时间而已。
市场不会因为你年龄大了就对你特别照顾,也不会有啥专属中年的特别机会。还是要苟住慢慢尝试和积累的。
最后最后,还有就是,也别再说“我就是比较追求完美”这样的话了。你不是追求完美,你就是不敢面对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