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抛:09月12号-09月18号
生活不止眼前,还有苟且
2022年09月12号星期一第1581次
深度思维1
拥有较长的思维逻辑链,能够认知较长的因果链条;
能够突破自我中心的局限,灵活切换看待问题的视角;
能够处理较大的信息量,在杂乱的信息流中保持思维能力;
能够在宏观视角上分析问题,认知事物所处的生态的特性、事物的长期趋势等。
2022年09月13号星期二第1582次
深度思维2
和深度思维做对比的是:只关注眼前的、近处的、近期的内容,而缺乏长远规划、全局掌控的宏观视角。比如我们容易在日常的工作中精打细算,却未能对长期趋势进行研究、把握并据此进行人生规划;或者我们常常只关注和研究个体,而对个体与环境的复杂关系缺乏了解;又或者,我们紧盯手头一个个零散的事项,而对整个任务的宏观流程缺乏认知和掌控。
比如你是做统计的,那么针对应用,就应该从业务、从角色、从场景来考虑,而不是目前我只能支持到什么程度。你是要考虑你是解决当前问题,还是你刻意去思考。
2022年09月14号星期三第1583次
深度思维3
思维过程中只能从最熟悉的地方出发,缺乏切换视角的灵活性。比如我们在沟通、规划、写文案等事项中,往往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因为我们最熟悉的就是自己),而无法切换到别人的视角上去换位思考。
2022年09月15号星期四第1584次
深度思维4
思维的基础是知识点,知识点的串联变成了思维的逻辑链条,逻辑链条的延伸则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思维的深度。刚开始我们有一个点,然后再多一个点;把两个点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一条线;把多条线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一张网;把多个网错位在一起就形成一个面:以点带线带面。
很多时候,人是被自己的思维限死了的,当思维广阔了之后,世界也会更广阔。但思维毕竟不是天生的,就算知道有这个东西存在,也得经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将它内化成自己可用的招式。
2022年09月16号星期五第1585次
深度思维5
什么是深度思考,是基于一件当前发生的事情,想到大家都能想到的结果,想到大多人想不到的结果,思考出来后续的逻辑,思考下一个阶段可能会预计要发生的事情,并且结合客观条件给出完整的逻辑判断。
比如羊了个羊,下一个阶段继续要实现爆款增长,可以:低难度开放第二关第三关,增加签到功能;以实现好友对战,类似之前消消乐对战一样,增加给对手捣乱道具;还可以做比赛闯关模式,100个人相互厮杀,最终获胜者拿到某种奖品等。
还可以这款游戏为基础,同步衍生出其他模式的游戏,并且做结合。
2022年09月17号星期六第1586次
B端的业务逻辑提升1
B端的业务逻辑提升,是一个很宏大的题目。
内容要讲概念,讲思维,讲理念,不要讲细节,不要讲知识和技能。属于了解和理解的状态。
有效定义B端需求的5个节点是属于业务,是了解的。无法带来认知提升,要强化改变。原来是怎么样,听完后提升到什么层次,要做对比。
内容要和题目扣在一起,要贴合题目。
上面的逻辑诉求不清晰,导致下面没有共性,提炼不出来一个题目。
单元之间是平铺的,之间没有关联。
2022年09月18号星期天第1587次
B端的业务逻辑提升
B端的业务逻辑提升,是一个很细致的题目。
企业是有规则的,每家企业的规则不一样,每家企业涉及的逻辑不一样,那么如何做约束性的规范,就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思考的问题。
比如定制化,那么就要根据企业的需求来做,要通过深度的调研,要彻底研究客户的业务和习惯,并且要反复和客户确认,不然来回修改就足够把你折腾死。
比如SAAS,那么就需要有很深度的逻辑,要能够彻底掌握逻辑,要能满足大部分业务的常规需求和可根据业务做部分场景的灵活变动。那么这里就要设定边界定义,能够满足到什么程度,能够实现哪些灵活的自定义,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来实现,能带来多少业务提升。
《总结》
每日一抛有四年,已超过1500余次了,能够做坚持的就是希望自己的思维和能力有不断的提高,并且希望能够持续的成长。
有些话题可能很简单但就因为太日常了,所以细节度不够;有些话题别人说的更好,借来做思考学习;有些话题可能很虚但你没有到达这个高度你就不知道这个层级会做什么。但刻意的去做复盘就是在不断的自我提升。
“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