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李女士的体验,是大渡口区政务服务改革的一个缩影。
重庆市大渡口区下设五街三镇,常住42.6万人、城镇化率97.8%,含各类学校107所,在校生70799人。义务教育阶段报名入学是民生大事,但材料多、跑动多、审查繁、时限长、反馈难,这件大事曾是众多家长的“烦心事”。
而如今,在大渡口区,家长只需登录“渝快办”平台,按照在线办事导航填报注册信息、上报材料,就能完成入学报名,还可以随时查看报名核验进展情况,信息核验成功1天后,便能收到电子录取通知书,实现“指尖报名”。
在大渡口区实验小学招生办公室,负责人封达远向记者展示了“重庆教育入学一件事”平台,平台通过整合公安、卫健、民政、规资等多部门数据资源,实现户籍、出生、婚姻、房产等超10类材料自动核验,校方无需重复审核纸质材料。系统支持线上报名、自动审核、电子档案管理等功能,招生流程由7天压缩至1天,纸质材料减少95%,行政人员从繁杂事务中解脱,可聚焦招生质量提升,有效缓解了传统招生季的人力压力和工作强度。
“改革的核心是让‘数据跑’代替‘家长跑’。”大渡口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李国伟介绍,大渡口区在全市首推新生“入学一件事”改革,是全市第一个上线“渝快办”实现幼升小、小升初全阶段报名的区县。当地将47项审核权限植入智能系统,出台首个区县级《入学“一件事”服务规范》,看似简单的“一键办理”,实则是6个部门25个环节的重构。当家长提交申请,系统立即向教育、公安、住建等部门同步“派单”,变串联审批为并联处理,全流程压缩至1日内办结。2025年入学季,全区办理的11676份申请网办率达99.2%,群众满意度达100%。
在大渡口,智能服务不仅有“一键直达”的速度,更注重在细微处流淌的温度。系统自动在报名截止前30天推送提醒、区块链技术加密保护敏感信息、社区代办点配备专员指导老年人操作……政务服务大厅的值班组长廖贵华看着电子屏上“0件待办”的提示,不禁感慨:“过去这个时候,大厅挤满焦虑的家长,现在我们还能腾出人手为家长提供政策深度解读。”
李国伟表示,大渡口区将以“入学一件事”为契机坚持综合集成、多跨协同,创新延长“入学一件事”服务链条,加强多个关联“一件事”向“综合场景”创新集成,将新生入学数据作为“个人全生命周期”教育服务的起点,深入挖掘教育数据的潜在价值,让数字化改革成为牵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牛鼻子”,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杨仕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