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长江:读完这三本书,会让你的人生开挂

熟悉我的粉丝都知道,我在2018年读了713本书,以后的每一年,几乎都至少读500本书,我读书有几个标准:

1.市面上的畅销书,要快点读;

2.传统上的经典书,要慢点读;

3.陶冶情操的诗词歌赋,能多慢就有多慢的读。

今天,给大家推荐三本畅销书,对我的改变也很大。

01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在亚马逊上有一个问答:

“有没有一本书,看完以后能彻底改变你的人生?有,《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其实看完这本书,很多人的心理状态是:

“它把我从那种僵尸一样的状态拉了出来,让我重新找到了快乐。”

看到这句话我很感动,因为他和我的观点一致,我始终认为,人这一生不管做什么事,见什么人,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快乐和幸福。

可是有没有那么一天,你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你可能是聪明的,热情的,充满好奇心的,生机勃勃的,特别能抗的,但忽然有一天,你变了。

你决定的一切都没意思,眼睛里好像只有黑白的世界,闷在家里不愿说话,不想见人,不洗脸不梳头,甚至对一切丧失了兴趣。

为什么?不知道。怎么办?不知道。接下来会有什么后果?不知道。

而这本书的作者叫做罗伯特·戴博德,在2020年2月已经过世,是一个英国剑桥毕业的资深心理医生。

他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帮助更多人恢复心理自信,写这本书的时候,他借用《柳林风声》这个著名的童话故事,把里面的主角蛤蟆先生拿出来讲故事。

假设蛤蟆先生不开心了,整个人都不好了,那么应该怎么去看心理医生,最后怎么得到了治疗。

整个互动过程,都在书籍中清楚的描述,非常有现场感,边看故事的同时,边解决了自己的问题。

强烈推荐。

02

《杀死一只知更鸟》

我有时候,会翻看一些儿童的著作,因为那里有真善美。

其实很多写给儿童的作品,反而是我们这些大人应该看的,很多人在成长的路上,心理变得扭曲,价值观扭曲,而看儿童作品,会让你重塑人格。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公认的美国经典作品,我很早就看过,是世界上最有名的成长小说之一。

是美国中小学的必读书目,图书馆借阅次数最高的图书,以及英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图书,在最近的一次民意投票中,甚至压倒《圣经》,成为“最具启示意义的书”。

我个人认为,这本书最好的学习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

和很多要去保持儿童纯净心灵的虚构故事不同,这本书反而在重点教导孩子,如何在苦难中历练风度,在不公平中积累正气,在充满丑陋和问题的世界中塑造自己的道德底线,保持精神的体面。

而不是像以往的童话故事一样,都在弘扬社会的美好。

这本书可以让孩子,更好的了解这个社会,即使面对真相,他也能从容不迫的保持自己的状态,让他们真正做到:

“看清生活的真相,依旧热爱生活。”

03

《穷查理宝典》

这本书,主要收录了查理·芒格过去20年来的主要公开演讲。

查理·芒格是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可以说跟股神一样,是一位传奇人物,除了在股市上的斐然成绩,他在人生方方面面都有显著的成绩。

《穷查理宝典》和其他的畅销书比起来,读起来的确比较难,毕竟不是浅显的书籍,需要花费很大的脑力分析和思考。

我一直在说,人的一切问题都是认知的问题。

为了帮助更多人解决思维的问题,我甚至提出了一个观点,叫做“三人行,皆是我师”。

就是希望大家重视学习的重要性,你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认知,进而得到彻底的解决。

就像查理·芒格一样,活到90多岁,一生都在学习的过程中。

我活到25岁,读了至少5000本书,所以对于读书还是有一定的发言权,如果给书籍的作用起一个名字,可以叫做“启蒙”。

绝大多数书籍的作用,是让你了解一样东西的存在,却很难教你如何用好这样东西,以及用这样东西过好你的人生。

但换句话说,启蒙代表着你的起点,没有起点,哪来的终点。

所以要正视书籍的作用,不要认为书籍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书籍更像是一座灯塔,给你希望,而至于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还要靠其他方法。

不管怎样,总之一句话:

“不学习的人,是可怕的,也是无知的。”


(职场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