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思维:这些账号为什么能火?

01

找到我们的目标用户

今天核心要讲的问题就是:

如何用商业思维教你做一个能够变现的视频号, 核心是要解决变现的问题。

变现的核心是什么?

对于大家来说就是收钱对吧?

那我们怎么样去做一个能够收钱的视频号,或者做一个生意,其实就是因为我们创造了价值。

首先第一个,我们要明白我们的目标用户。

关于目标用户,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小米科技从创立之初,他们选择了 第一类用户 ,叫做理工男,而且是 35岁以下的理工男 ,所以定位就让小米科技非常的成功。

这些理工男他们很懂设备,也很懂整个的软件系统,小米当时就做了高性价比这样的一个定位。

这样的产品就 符合了他们的目标受众的需求 ,于是有了小米今天的辉煌, 小米今天的成功跟他一开始的定位是密切相关的。

如果我们一个人在创业的这种情况背景之下,我们还想提供一个大而全的,你想想你能不能够变现?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把自己想象成我们街头摆大排档的,或者在一个非常小的街道里面的私房菜馆。

在一个非常小的街道里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流量很差,而且没有固定的用户。

那如果你想你的生意好,就要去想大家为什么要来到你这个小馆子里吃。

核心还是因为你满足了他们的需求。

所以大家一定要想清楚,我们要围绕一群非常具体的用户。

就像小米手机一样的,35岁以下的理工男,这是他们的用户。

小吴哥的用户是什么?

转型的精英 ,也就是无论你是在创业过程中,还是想创业,或者是在职场过程中,大家想要去转型,想要去结合新媒体赚钱这样的一群人,这叫转型精英。

所以大家可以针对人群把它想清楚, 人群不同,我们输出的价值和方向也是不一样的。

想清楚人群以后,你自然可以推演到他的需求。

就像刚才说的,小米手机它的人群是35岁以内的理工男,所以他推的产品就是 高性价比的产品 ,因为这帮人很懂,所以就不能够给他推一些割韭菜的产品。

你的人群定位清楚了以后,然后才有了你的内容定位,所以第一个把人群弄清楚。

02

定位要精准

第二个就是你的定位要精准 ,要根据这一群人的核心需求,定位要 越窄越好 越垂直越好 越细分越好

这里面我想举一个我们 私董会成员 湮叔 的一个例子。

湮叔他本身就是一个个人品牌教练,他也有很多自己的学生,但是他依然在我们的案主分析会上,他觉得收获太大了。

因为我们帮他又进一步的去 降维定位 了,把它降维到 个人品牌产品定位 ,这就往下走了一层。

这两个定位之间有什么区别?

如果是个人品牌教练,湮叔将会和很多做个人品牌的成为竞争对手。

于是别人就会问他,你和某某老师有什么区别,甚至会问你和小吴哥有什么区别。

当你的定位宽泛,很大很虚的时候,你就会增加了用户的识别度,而且你很难去找一个生态位。

什么叫生态位?

都是做个人品牌的,你跟大家不竞争,这个叫生态位。

如果你又做了一个个人品牌,那意味着你跟大家都是竞争对手,因为个人品牌这个里面有很多垂直细分的赛道。

那么湮叔经过 重新校准定位 ,再结合他的 核心优势 ,他发现他的定位应该是个人品牌产品定位。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他善于去帮他的学生和他的会员去打磨他们的产品,尤其是知识IP的课程产品。

比如说你是一个英文老师,你经常去给大家分享,你的水平也很高,但是你缺一门爆款课程,你不知道如何去教别人,快速的去学好英文。

于是我们的湮叔就可以帮你打磨一门关于英文学习的爆款课。

或者你是一个阅读的老师,你自己很喜欢读书,但是你不知道如何教别人快速的去掌握阅读的心法。

这个时候湮叔就可以帮你打磨一门爆款的快速阅读课程,而且他用他手绘的方式帮你写得非常清楚, 这个时候他跟个人品牌生态里面所有的老师都变成合作关系。

这就是说:

当我们的定位越精准,越垂直、越细微越小,你生意的空间就会越大,你对自己就会更加的清晰明了。

那定位是什么?

定位是来自于你的精准用户人群他的需求 ,同时来自于你个人的天赋,每个人的天赋是不一样的。

湮叔他是一个非常喜欢动笔的人,所以做课纲,做sop,做海报,在动笔的事情上,他是非常擅长的。

在这个领域里面,他就可以结合他的爱好、擅长去做,而且他非常爱写文字,他曾经还写过百万文字的小说。

他根据自己的热爱和擅长,同时结合消费者的需求,就结合成了一个个人品牌——产品教练,这么一个下沉式的定位,就更加的精准了。

所以大家我们不要笼统的说我们是做阅读的,我们也不要笼统说我们是做英文教学的,因为这些东西都太笼统,它只是一个方向。

0 3

聚焦的定位反而火了

给大家再讲一个定位的案例,大家知不知道意公子,意公子粉丝量非常大,她讲的是什么?

她最开始的定位是讲中国古代的艺术,你想想这个话题有多大,做着做着她就迷失自我了。

她最近为什么突然爆红了呢?

意公子的定位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定位调整和收缩,跟我们的刚才说的湮叔他的定位窄化是一个道理。

她最开始讲的是中国古代的艺术,但你发现这个抓手太多了,琴棋书画很多都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所以当时她红不了,她也是经过了几年的犹豫期和迷惑期。

最近意公子怎么才火的?

因为做了 苏东坡 她是中国研究苏东坡的第一人了 ,她的视频里面全都是讲苏东坡,她只讲一个人,你有没有发现当她定位聚焦只讲一个人的时候,她反而火了,大家感觉有意思吗?

许多人在这点上就会过不去,我不能够限制自己,我应该一切都是有可能性,我要给自己留出很宽的边界。

但你就发现在现在这种非常内卷的时代,你不可能去了解所有的事情,大家脑海中也不能够接受。

一个人做一个大而全的事情就像一个餐厅似的,你说你能够做好川菜、鲁菜、粤菜、上海菜,不可能没有人相信这个事,但你说我就会炖猪蹄,我就会做一个老油火锅,我就会炒一个小炒肉,这样是没问题的。

所以我们 要把定位讲透,讲不透就很难集中化大批量的变现。

我跟大家举个例子:

好的定位不是湘菜,而是小炒。

肉好的定位不是川菜,辣子鸡才是好的定位。

好的定位不是粤菜,而是一个糯米鸡。

做餐饮的要具体到一个菜品。

像意公子这个案例是非常典型的,原来想要做中国传统文化,现在做的是苏东坡。

03

混搭标签法

我们讲完定位,接下来在呈现你定位的时候,为什么许多人在直播间里面不温不火,或者说在 你的短视频里面你不容易火?

因为你没有找到合适你的标签。

标签最大的核心是叫 反差和混搭和创新

原来有一个号是非常火的,就是财经号,她讲的是财经知识。

这个视频号是两口子,这是一个女博主,她是一个专业的财经博主,她在讲财经知识的时候,都是她老公从镜头之外向她请教一个问题。

而号主本人主角她是一边在做家务,一边择菜,一边洗碗,一边在回答她老公关于财经方面很专业的知识。

这个号当时的流量是很大的,她为什么这么做,为了要 多标签混搭 ,做成一种很接地气的感觉。

如果是在一种上课的方式,大家就会觉得很枯燥,不愿意去看,有一种说教感。

但是他就是用了这种方式,大家感觉好像是身边的一个家庭的两口子在聊一些财经的知识。

她把这个知识变得 柔和 变得接地气 ,变得 有烟火气 ,所以这个号它就是有意思的。

所以你就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号都是这样子的,它都是有 混搭标签 的。

比如说还有一个号,在抖音上面的,叫痞幼,这个也是一个美女,但是抖音上美女很多,后来她就做了一个机车美女,她是骑着机车,这就很帅气了。

平台上美女那么多,如果你光是做这么一个定位,你就没人看了。

如果是叫最美女律师,最美女厨师,这些标签就会跟别人不一样,就会有人看。

当美和他的职业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形成了一种混搭标签。

所以大家如果是希望你的号从战略意义上能够长期的去吸引别人的话,那么它就要有它的核心价值。


(职场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