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本质2

拓荒号:拓荒牛 (企业头条)

 如有侵权或错误,还请留言通知,我会及时删除或调整,谢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上一期我们讲了学习的本质,简单说就是模仿+反复刻意的练习。

这一期我们讲讲身边听到或经历过的小故事。

1

我们需要什么都懂吗

在中国视野论坛-CPA业务探讨板块上,有这样一句话,方向比距离更重要。这句话伴随了很多经常上视野论坛的网友们,当然也包括我。如果放在学习这件事情上,就是要找对人,也就是学习的榜样,如果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当代社会跟古代社会很大的区别,很难有“大家”出现,就是什么都明白,什么都懂,这也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化分工的产物,即使是同一个学科,也会衍生出很多细分具体研究方向,那么现在的人很难说什么都懂,实际也不需要我们什么都懂,只需要感兴趣,略懂就好了。需要懂的就是你所在专业领域上应该懂的这些就够了。如果每个人都是大家,那还需要利用专家工作吗?审计准则是不是又该修订了,但这种情况应该不会出现。

2

苏轼抄书

大概1年前,在某个APP上看到一个推荐,是讲述苏东坡的人生轨迹,用视频的方式讲述考试、做官、作诗,并一生游历过很多地方的一些趣事。看起来很好就买了,还送了一套书籍。 今年认识一位研究苏东坡的老师,与之交谈并拜读了他的一些文章后又对苏东坡有了新的认识。

苏东坡有个很厉害的事情就是苏轼抄书,苏轼手抄汉书,做到80万汉书倒背如流的境界。根据文献记载,苏东坡应该不是抄了80万字,而是抄下来标题,并将里面的内容背诵下来。

公请曰:“适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汉书》。”公曰:“以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邪?”东坡曰:“不然。某读《汉书》到此凡三经手钞矣。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公离席,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令老兵就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东坡云:“足下试举题一字。”公如其言,东坡应声辄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挑,皆然。公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也!”

宋代陈鹄

  苏轼如此般努力,何况我等凡人,是不是应当更加努力。

3

学会给自己提问题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困惑就是理解不够深入。如果大家有这样一种感觉,那么可以尝试一下,在学完一个知识点之后,试试给自己提问题,然后自问自答,在对标答案看看掌握是否透彻。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合适的问题,就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了。我们可以看到像《瑞华研究》、《中审众环研究》都是已问答形式出现的,这种形式可以快速对标我们实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根据答案中的一些思路触类旁通,解决我们实务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善于总结和归纳。也可以做出属于自己的研究。

学习的困难是很多内容学了但记不住,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你能记住的是什么?比如会计里的基本准则学会了,存货学会了,到合并报表、金融资产是不是就卡壳了。那么就要回归本质,思考你为什么学会了存货和基本准则,你是如何学习这些基础知识的。如果你真正搞明白这个本质,什么合并报表、金融资产也就不难学会了。

说的再多,还是要靠自己实践。 


(职场责编:拓荒牛 )
2025年08月29日 14:06[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