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咸宁日报
发散思维是培养孩子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引导孩子运用发散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他们打破常规,拓展思维空间,培养创新的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市第二小学王老师介绍,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材料发散不仅可以帮助孩子扩展对事物的认识,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让孩子想象一下A4纸的用途,除了书写和绘画,还可以将它折叠成飞机、船只或者手工艺品,甚至可以用它搭建简易的房屋模型或者制作纸质玩具。铅笔不仅可以用来写字、画画,还可以用来拨弹琴弦、搅拌颜料,或者作为简易的测量工具。而灯具除了照明之外,还可以用来做投影仪、温暖手部、营造浪漫氛围等。通过这样的练习,孩子们可以培养将事物的多种用途发挥到极致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因果发散是一种培养孩子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们经常面临各种问题,通过训练他们从问题的原因和结果出发进行思考,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逻辑思维的框架。例如,当孩子发现教室里的日光灯不亮了,他们可以通过分析可能的原因,如是不是灯丝坏了,或者停电了,来解决问题。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冷静思考能力和应对能力。
形态发散是一种培养孩子观察力和想象力的方法。通过让孩子关注事物的形态特征,如形状、颜色、声音等,然后设想利用这些特征的各种可能性,可以帮助他们发现事物的多样性和变化性。例如,让孩子想象辣椒的形状、颜色、味道、气味等特点,然后设想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做什么,这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组合发散是一种培养孩子联想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方法。通过让孩子将某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组合,可以帮助他们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可能性,从而产生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例如,让孩子想象木头可以与其他事物组合,如金属、玻璃、塑料等,可以制作成各种家具、工艺品甚至建筑结构。这样的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