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系列 | 如何PUA一只鸡,让它在焦虑中死去

作为互联网人,我们经常用ABtest方法。 有这么一个简单 实验,你先判断一下,哪种状态下,鸡的状态更 差:

A鸡,每天准时,路过一次鸡笼,拔一根鸡毛

B鸡,每天不定时,路过多次鸡笼,其中一次,拔一根鸡毛

我们先分析一下数据:ABtest——两鸡的心理。

A鸡:虽然拔一根鸡毛会疼,也不知道为啥要拔,但是每天固定来拔,拔完就没事儿了。

B鸡:啥时候路过呀,这次路过拔不拔呀,啥时候拔呀。

从心理分析上,你会觉得是,哪个答案?

答案是B,但是为什么呢?

因为,不确定性,带来了心理不安全感。

A鸡虽然惨,但是时间、地点、场景是确定的。A鸡是躺平的心态,心理学上解释叫习得性无助,既然无法摆脱失败和挫折,不如坦然接受无能为力。

B鸡,则是在不确定性下的场景,它很焦虑,每一次的相遇,它都不知道,这一次会不会被拔毛。因此,他每天都在焦虑。只要不拔毛,它就一直在焦虑中。

它会一直在想,拔不拔,拔不拔。它吃不好,睡不好,精神一直高度紧张,时间一长,它就焦虑死了。

把“路过鸡笼”,看做是“场景”;把“拔鸡毛”,看做是"pua”。

作为一个人,又是具备主观能动性的时候,如何让自己在场景中被pua, 反pua呢?

要反pua,我们需要先认识如何pua,“师夷长技以制夷”。

在pua套路里,其中一个经典的方式,可以用一个公式表达出来:

PUA = 标准制定 + 定价权 + 市场垄断。

想象在一个市场中,你掌握着标准,同时拥有定价权,而且你还具备垄断地位,你会从这个市场中,截取多少价值?

无论你是竭泽而渔,还是从长计议,你都能够拿到最大的价值。

就像养鸡一样,它是你养的,没有鸡权,你可以生杀予夺,那你既能取卵,还能吃肉,还能做个鸡毛掸子。

放在一段关系里,无论是职场关系,还是亲密关系,当一个人具备完全主导地位的时候,他会从这段关系中获取到几乎100%的关系收益。

逐个拆解,如何形成pua场景:

1.标准制定:所有的关系规则都由其中一方来制定、修改、补充,而另一方只能在对方制定的规则内执行。

补充说明:不需要一开始就完整的标准,而且一开始也不会有完整的标准。可以是一条一条,逐个制定,逐个修改和完善。但一定是一方制定。

2.定价权:在关系中,双方的投入所换算的价值,完全由一方来决定价值高低。

举个例子: 对方生日时,你送对方昂贵的礼物。但因没有主动结账,对方觉得,在朋友面前没面子。说了你一顿,你还得哄对方。你所有投入,被对方否定。你的投入,没有价值。

常见话语比如:

“这是一个成熟男人应该主动去做的”

“难道我不值得你给我结个账吗?难道我不值得给我买个包吗?”

前一句是价值观不同,没有什么“应该”,只有“可以”。

后一句则是偷换概念、关系物化,跟值不值得没关系,不在一个范畴内。

再比如: 你日常接送、投喂、倾听甚至负担更多账单,你认为自己付出更多。但是,一旦和对方发生争辩,从对方口中再次听到这些行为的价值,你就傻了。

因为对方随口改变你自认为的高价值行为,并进行压价,而你没有定价权,你只能傻听着,说不定还会在潜移默化下,认可对方对你所投入的价值的定价。从而投入更多的行为。

同时,对方即便付出更少,但通过定价权,也可以直接提高自身行为的价值,以此维持一种"虚假"的公平。

常见话语比如:

“你都不知道我为你付出了多少,我真的付出了很多。”

到底付出了多少?内心一万匹羊驼奔腾而过~~

3.市场垄断:进入一个固定关系后,一方往往会要求另一方断绝异性联系,而自己会找各种借口,保存自身的异性人脉。 (如果在职场,则是必然的,因为你不能同时打多份工呀。所以,要经常去市场上看看。避免信息茧房、被市场垄断。)

这就是垄断,将一方的选择权彻底夺走,却保留自身的选择权,长久下来,一方会逐渐失去正向的关系价值(和外界多接触,能提高自身的关系价值),而对方得以保存这种价值。

知道这种pua场景,那么就可以制定反pua的方法了。

反pua = 标准共建 + 定价协商 + 打破垄断

公式列出来,相信你自己也能懂什么意思。下期我们再分享,反pua具体计策。


(职场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