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像稻盛和夫这样的高手,都有窄门思维?

领导者说 人生之路,如果简单点划分,可以分为两类——宽门和窄门。

所谓宽门,就是简单模式。所谓窄门,就是硬核模式。 这两种模式,有着截然相反的走法。一个是进的时候很容易,但是道路越走越逼仄越晦暗。一个是进的时候很艰难,但是道路越走越宽敞越明亮。这两条路,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但真正聪明的人会选择后者。

01

什么是窄门思维?(引用)

《圣经》中有一段话:

“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人总是习惯性地选择宽门,可越往后,才发现路越走越窄。而一开始选择进入窄门的人,道路却会愈发的宽广。

这就是著名的窄门思维。

在这个现实社会中,太多人愿意选择 “宽门” 了,因为那是一道容易的路, 但往往容易的路面临行走的人也就很多,最后挤满了竞争者,越走越难。

如果你在开始就选择一道 “窄门” ,克服各种困难重重,未来面临的将是“海空天空”。

窄门思维的本质是不随波逐流 ,在自己认知范围内,寻找别人看不上,看不到不想做,暂时没有市场或者利润低的事情,在这些市场机会中,结合自己的特长,在单点进行突破。

所以,耶稣又对众人说: “你们要努力进窄门。 我告诉你们: 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

人啊,要有窄门思维,特别是年轻的时候,不要在最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舒服。

年轻时选择走窄门,是我们一生回报最高的投资,到了中年老年,我们自己会感谢自己的。

02

为什么顶尖高手, 都拥有窄门思维?

1、进窄门 会充满荆棘,但是出口一定是另一道风景

这世上根本没有捷径,所有好走的路,都是下坡路。如果你总是选最容易的路走,最后你会发现自己无路可走。

进窄门、走远路、见微光,恰是永生之路。

稻盛先生在《活法》中说:

认真确立基于原理原则的哲学,按这种哲学办,就能促使事业成功,给人生带来硕果。但这过程绝非轻松愉快。

依哲学行事需要律己,需要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中间伴随着许多痛苦,有时会给自己带来损失,要经历一段苦难的路程。

面前有两条路,选哪一条?

当你彷徨时,稻盛先生劝你摆脱一己的私利,选择那条“本来该走的路”,即使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勇敢地选择“不圆滑”、“不得要领”的生存方式。

不过用长远的目光看,正确的哲学指导下的行为,绝不会带来损失,即使有一时的损失,后面必有回报,而且可以避免大错。

稻盛先生举例说,现在日本还没有完全摆脱泡沫经济的阴影。当初,许多企业争先恐后参与不动产投机。只要将土地转卖就能让资产升值,预期行情还会上涨,从银行贷来巨额资金,继续投资不动产——许多企业都这么干。

房产只要持有就能升值,从经济原则看,这未免可笑。这种违背原则的行为大行其道,被认为理所当然。

但是泡沫一旦破裂,可望增值的资产转眼间变为负资产,不少企业落下一身债务。你是事后诸葛亮,泡沫破灭后才说风凉话——有人或许这么说。

然而, 只要你懂得原理原则,只要你持有正确的哲学,不管出现什么潮流,你都能做出正确判断。

当时,京瓷靠多年辛苦积累,已拥有巨额现金存款。许多人劝导我投资不动产。

其中还有银行的人,他们见我“不开窍”,还恳切地教我如何赚钱的奥秘。但我认为,只把土地从左手转到右手就能赚大钱,天下没有那样的好事。就算来钱,那也是不义之财,来得容易去得快。

因为稻盛先生这么想,所以有关投资的建议一概回绝。

“只有额头流汗,靠自己努力赚来的钱才是真正的利润”——稻盛先生的信念就这么单纯。

这来自做人的正确的原理原则。所以在巨额暴利的引诱面前,我能告诫自己“不起贪念”。稻盛先生内心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由此可见,即使蒙受损失也必须遵循的哲学,明知吃苦也甘愿承受的觉悟——自己心中有没有这种哲学和觉悟,这就是事业成功与否、人生幸福与否的分水岭。

2、只有走进窄门,才能踏上光明之路

当你做容易的事的时候,你会发现,你成事很快,但是却很持续;而当你以窄门思维做事时,你会发现,你成事很慢,但是那个结果会让你站在与一般人不同的高度。

京瓷的发展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稻盛先生在《干法》里说:

“我们接着要做的事,又是人们认为我们肯定做不成的事。”

这是得过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的美国著名记者戴维·哈尔伯斯坦先生所引用的我说过的话。

戴维在其所著的《下一世纪》一书中,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京瓷及其创业者,也就是我的故事。

他说,京瓷自创业以来,稻盛就以这样的气魄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向新事业发起挑战。

确实,回顾我自己至今走过的人生,凡是人们都熟知的“走惯的路”,我从未涉足过。

昨天走过的路,今天再走一趟,或者去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路,这与我的天性不合。我总是选择别人没走过的新路,一直走到今天。

当然,这样的道路绝非平坦,因为谁也没有走过。我常做如下比喻:我行走在田间泥泞的小道,那不能称为路。脚底一滑就会跌入水田,蛇或青蛙突然出现吓我一跳,但我仍然一步一步向前走。

无意间向旁边一瞥,那里铺装平整的大道上车水马龙。如果踏上那条路自然既舒服又方便,但我却凭着自己的意志,反而仍走那无人通行的泥泞小路,而且坚韧不拔地走到今天。

“铺装平整的大道”是大家都想走的、大家正在走的路。

在那样的大路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没有趣味。若只知步别人的后尘,则绝不能开拓新的事业。

同别人干一样的事,很难期待获得出色的成果,因为那么多人走过的路上不会剩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无人涉足的新路,尽管寸步难行,却可以有许多新的发现和巨大的成果。

我一直这么想,也就这样一路走来。

实际上, 那些没人敢走的泥泞之路,行走虽然艰苦,却通向难以想象的光明灿烂的未来。

所以,坚持“宅门思维”做事,确实这个过程会异常艰难,但是越到后面,可能路越开阔,越宽广。

3、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踏实做事,这一点恰恰就是窄门思维的极致体现

我每天专心致志投身工作,但我却不建立长期计划。京瓷公司也是这样,自创业以来,从没有建立公司的长期计划。通常,企业经营都提倡描述5年、10年的发展规划。

但是,我却注重“精力充沛地过好今天这一天”,只强调短期目标。

为什么这么做?因为建立起长远规划,却无法落实,反而会让人灰心丧气,产生挫折感,引发负面的情绪和想法。因此我强调, 要明确今天一天的目标,竭尽全力达到这个目标。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建立长期计划?”

我认为:“ 今天这一天勤奋努力就可以看到明天,这一月勤奋努力就可以看到下月,这一年勤奋努力就可以看到明年。 因此,与其为不着边际地思考5年、10年后的事情而苦恼,还不如无怨无悔、尽力过好今天这一天。”

年轻的孩子们,你们也抱有“想实现伟大事业”的希望和梦想吧。但是,我希望你们要懂得, 实现这样的梦想,只能靠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努力。

没有努力,只一味描绘你的梦想,那么无论到何时,梦想仍不过是梦想而已。

人生的道路上没有自动扶梯那样便捷的工具,必须靠自己的双脚步行,必须靠自己的力量攀登。

如果认为实现自己描绘的梦想有简便的手段,有捷径可走,那就大错特错了。只有像尺蠖虫一样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前行才是实现梦想最好的方法。

大多数人或许会认为:“那样一步一步地走,速度未免太慢,花费一辈子的光阴恐怕也……”

但是这不对!实际上,一步一步地积累会产生魔术般不可思议的几何级数变化的效果。

而这也是窄门思维的本质:持续地扎实努力。

每一天扎实的努力所产生的小小的成果,会催生进一步的努力和成果。假以时日,不知不觉之中,你就会被带入一个你自己也难以相信的很高的境界。

无论是学习、工作或体育运动,这样的努力才是实现梦想唯一务实的方法。

这也是为什么让顶尖高手都拥有窄门思维。

03

如何让自己拥有窄门思维?

如何让自己拥有窄门思维?给出以下几点建议:(原文)

1、凡事,请先以原理原则做判断再行动

无论何时何地,都要依据原理原则做出判断,采取行动。

做判断时,不可照搬习俗和惯例,因为新情况使这些习俗和惯例失灵,照搬会让你被动。

如能坚持依照原理原则做出判断,那么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不会困惑、不会迷失方向。

所谓依照原理原则,就是以社会的道德、伦理为基准,把做人的准则正确地贯彻始终。

依据人间正道进行决断,可超越时空,任何情况下都能被人接受。一个秉持正确判断基准的人,即便闯入未知的世界也不会迷惑,不致惊慌失措。

2、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成功没有捷径,努力才是通往成功的光明大道。

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是一步一步、踏实努力积累的结果。

揭开迄今为止大企业的发展史就会发现,它们都从小事业开始,点滴积累、不断创新、踏实努力、坚持不懈,才有后来的辉煌。

可以说企业经营除了“努力”之外别无他途,但是,仅仅是“尽了自己的努力”这样的程度,公司不可能发展。

要在残酷而激烈的企业竞争中获胜,获得成长发展,就必须“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3、利他心,是窄门思维的极致体现

稻盛先生说过,他一生的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

其实, 利他心,是窄门思维的极致体现。

为什么?

因为你要做出的选择,并不是对自己有利的,我们平时八成以上的思维选择,是凡事要对自己有利,但是利他,要求你先搁置你自己的那颗凡事只为自己考虑的利己心,先为他人考虑。

这是最难的,然而这也是宅门思维的一种形式。首先自我牺牲,为别人考虑,最后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潜移默化获益。

以下,是稻盛先生利他心的经典案例:

经营十二条中的—— 第十一条 以关怀之心,诚实处事。

这里所说的关怀之心,又可称作“利他”之心。不只考虑自身的利益,也要考虑对方的利益,必要时,即使自我牺牲,也要为对方尽力。这种美好的心灵,我认为即使在商业世界里,也是最重要的。

但是,许多人认为,“关怀”“利他”这类说法,在竞争残酷的商业社会,事实上很难推行。

为了说服他们,为了说明“善有善报”的因果法则在企业经营的领域同样存在,我想举出下面的实例。

京瓷在美国有一家生产电子零部件的子公司,名叫AVX公司。这还是20多年前的事情,当时AVX公司在电容器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为了把京瓷发展成综合性的电子零部件公司,需要AVX公司的加盟。基于这种判断,我向AVX公司的董事长提出了收购该公司的要求。这位董事长爽快地答应了。收购采取了“股票交换”的方式。

我们决定,把当时纽约证券交易所以20美元左右的价格交易的AVX股票高评50%,即评估为30美元,与在同一交易所上市的、时值82美元的京瓷股票进行交换。

但对方董事长立即提出30美元的价格仍然偏低,要求再增加,希望以32美元成交。

当时,京瓷美国公司的社长以及律师都表示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轻易答应这类要求,在今后的交涉中对方会得寸进尺,对京瓷不利。

要求,在今后的交涉中对方会得寸进尺,对京瓷不利。但是,我认为,这位董事长要对他的股东负责,对他而言,即使提高1美元也是理所当然,他的要求应予理解,于是同意了对方的要求。

然而,当双方股票正要交割时,纽约证券交易所道琼斯指数大幅下跌,京瓷的股价也跌了10美元,变成了72美元。看到这种情况,对方董事长又提出要求,把原定的82兑32的交换条件改为72兑32。

通常的看法,如果因为京瓷业绩下降引起股价下跌,京瓷当然应该负责,现在是股市全盘下跌,改变交换比率完全没有必要。

京瓷一方的人士异口同声,主张驳回对方的要求。但是,我还是再次接受了不利的变更条件。

这既不是出于什么算计,也不是感情用事。收购合并是两种文化完全不同的企业合二为一,是企业与企业结婚,应该最大限度地为对方考虑。收购之后,京瓷股价一路上扬,AVX公司的股东获利丰厚,他们的喜悦之情感染了公司员工。

一般而言,被收购公司的员工对收购公司总是抱有抵触和不满的情绪,但AVX公司的员工们却因为京瓷接连的高姿态,一开始就能友好交流,而且很自然地接受了京瓷的经营哲学。

有这么一段经历,收购后的AVX公司继续成长,不到五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再次上市。再上市过程中,京瓷通过出售股票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20年前,许多日本公司收购了美国公司,但后来由于亏损被迫纷纷撤退或出售,像京瓷收购AVX公司这样成功的案例几乎没有。

我认为, 它们的失败和AVX公司的成功之间最大的差距在于,是只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还是真正地为对方着想。

这种“心的差异”,就是不同的想法会带来不同的结果。

尊重对方,为对方着想,也就是“利他”的行为,乍看似乎会给自己带来损害,但从长远来看,一定会给自己和别人都带来良好的结果。(原文完)

只考虑自己得失确实很容易,但是真正为他人着想确实很难。

所以, 如果想让后面的路走得更容易一些,你一开始可能要做点难的事情。

4、不 走“捷径”

大学毕业后不久,我去京都一家小型陶瓷公司工作。我与公司经营层发生争执,又受到工会的攻击,一度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当时,我想象自己在带领一个团队攀登险峻的高山,在悬崖峭壁前,或许有人恐惧,有人畏缩,有人掉队。

上司常常劝我妥协。换句话说,就是规劝我选择较为平坦的登山道路,慢慢登上山顶。对上司的忠告,我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但仍选择走崎岖的路,垂直攀登。

我知道自己是一个脆弱的人。如果选择好走的路,慢慢地爬,在到达山顶之前,恐怕我已经放弃了。

队友们由衷地信任我, 如果我选择安逸之道,他们会很轻松,但走这样的路,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坚信自己选择的是正道,不管途中多么危险,不管天气多么恶劣,我下定决心,直线攀登。

为了实现全员一起攀上山顶,我对别人像对自己一样严厉苛刻。  走安逸之道,大抵到不了目的地。

5、拥有“光一样的信念”

稻盛先生认为:

在商业领域,如果想要挑战独创性的事业,就必定会遭遇许多障碍。

那些开创了前所未有事业的人,都是自己依靠持续的“信念”鼓足勇气、最终克服了障碍的人。

在创造性的领域里工作,好比在一片黑暗中用手摸索前行。 在看不见前进道路的情况下追逐目标,就必须有照亮黑暗的“光”。这个“光”就是信念。

越是创造性的工作,就越需要在心中持有坚定的信念。正是因为有了信念这一束光,加上持续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能持续前进,最终实现成功。

所谓“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利他”的美好愿望。纯粹而强烈的愿望所带来的信念,拥有超越一切智慧、一切战略战术的力量。

人类可谓造物主的绝妙作品,不管面对多么大的困难,人只要抱有信念,就能激励自我,从而做到决不罢休、坚持到底。

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坚定的信念。

6、做企业比的是踏实做事,聪明人下笨功夫

做企业, 比的是慢、是笨、是扎实,是聪明人下笨功夫。

成千上万的人都认为自己是人才,但只有极小数的人能够成为幸运儿。

喜欢下笨功夫的人,会主动选择难走的窄门,因为容易走的路,最后往往是绝路。

这一点,稻盛先生反复在著作中说过:(以下内容来自《京瓷哲学》)

把交给自己的工作作为终生的事业,拼命努力做好,这一点很重要。

但仅仅这样还不够,更重要的是: 在努力工作的同时,还要每天思考,每天反省,“这样做已经足够了吗?”并不断改善改进。

决不能漫不经心地重复与昨天相同的工作。 在每天的工作中,要经常思考“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

同时, 带着“为什么”的疑问,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好。 对于交给自己的工作,要不断思考如何改善改进。

这样反复钻研,就会发展成为有创造性的工作。重复这样的过程,就能带来巨大的进步。

可能因为我是技术人员出身,“每天的单调重复”并不符合我的个性。

为此,我秉着“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好,后天要比明天好”的态度,天天钻研创新、持续努力。

“明天要比今天好,后天要比明天好。”以这样的态度钻研创新,哪怕进步的幅度再小,也要不断坚持改良和改进。 这便是“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结语

把梦想变为现实的,并不是某一刻的快感,而是每一步的积累和突围。

顶尖高手,都是窄门思维的践行者。

真正人生开挂的人,选择的是慢、是笨、是扎实的路,所以真正的智者更愿意下“笨功夫”。

当你选择窄门,踏实做事,为社会、用户创造价值时,整个世界都会给你让路。

文章来源 领导者养成笔记

版权说明 们尊重原创者版权,除我们确实无法确认作者外,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在此向原创者表示感谢。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职场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