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呆小猎
很荣幸能跟星哥发起一场直播,关于IVD行业人才职业规划分享,可以跟大家一起聊聊“跳槽,升职,加薪”。
聊职业规划之前很多公众号已经直播过,为什么还要再来一个系列?
星哥每周一篇原创文章,每周日晚上一场视频号直播,和打工人聊聊职场和行业,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天选打工人”,呆小猎服务于IVD行业招聘8年,一直在招聘的最前端,能了解整个行业需求变化情况,希望这次通过一个招聘角度来分享。
从大的背景来说: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钱多事少离家近,不符合当前主流价值观”,也不适用于IVD行业跳槽规律,那个是在社会财富突然累积的情况下,在整个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国,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的背景下。
当前的主旋律是撸起袖子加油干,2020-2035年是中国第二个百年的关键节点,同时对于我们来说也是机遇的时候,过了这个时间点,年纪也偏大了。
当前GDP增长缓慢,我们可以再一起温习下“电梯理论”:
3 个人坐电梯上楼。
在电梯里一个人原地跑步,一个做俯卧撑,一个人用头撞墙。
到顶楼后,他们说自己分别是跑上来、撑上来、撞上来的。
没有人说坐电梯上来的。
从人口普查的数据看,90后比80后少了1238万,00后比90后少了4594万,我们作为奋斗的年纪,应该承担社会责任,做好自己的规划,为整个行业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IVD行业不是密集行业,像互联网行业人才跳槽,有可能是在一个区都有几百家企业选择,或者可以同时在一个城市面试BAT等等大厂,我们IVD职场是不可能实现的。
从小猎的工作角度:
从事招聘这么多年,也成功招聘到研究院院长,研发总监等等高管,也是在一路伴随着高管在成长,帮助企业搭建过很多研发中心,也算从0-1的经历。
合作的业内企业比较多,比较了解每家公司的用人标准和对于人才的期望。
在招聘的过程中,看到每个人不同的选择,以及这么多年继续跟踪与对比,看到每个人因为选择而不一样。
盘点过行业高收入人群的履历和胜任力模型。
小猎的一个很多朋友,研发总监级别,之前在二线城市小公司,后来经过选择,5年时间成为一家快速成长的公司副总,管着百人团队,而再看TA之前的公司,已经解散。等等这样的案例很多。
很多候选人不看好一家企业的发展,而有人眼光独到,觉得是机会,目前高不可攀。
遇到过真实案例,同等资历人选,一个年薪52万,期望60万,一个年薪60万,期望70万,如何录取?但第二年人选在内部都是150万的收入。
有的候选人在内部遇到带人的机会时候,不一定真的愿意接受,觉得既然带人了,工作忙了,钱应该上去,不然多亏,而选择离职后,现在还是一个人在战斗。建议大家看看领导梯队这本书。
也想从企业的角度,HR的角度,宣讲一下目前企业的招聘价值观。
一个前提,每家企业都缺人,都想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但在实际招聘中发现,并不是薪酬原因,是因为人选没有整体规划,没有办法落地,没有办法扛起一块业务。
企业的观点,有清晰的规划,有强烈的学习意愿,为了达到目标而自驱动,而不是招聘了,大家都在内部挑刺,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己也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很多企业是没有完整的体系,是需要人选去搭建,可能很多人之前在成熟的体系做事情,没有思考复盘。
最后:
我们的猎头同行其实是非常敬业的,都是一个很有激情和自强的一群人,我们每天带着好消息与人选分享,也是希望职场人选能多多接触和了解,因为企业招聘渠道也在改变,很多好的职位不会再通过传统渠道招聘了。
但每当我们看到人选跳槽频繁,就很无力,本身条件不错,公司也不错,就不能坚持坚持,克服困难,而是因为涨了一些钱就选择了,后面才发现是坑。
欢迎各位好朋友及时预约和分享, 听听当前IVD行业人才招聘最新情况,做职业规划不是闭门造车,觉得自己应该怎么样发展,而是要对标行业的发展周期和优秀人才的发展规律,有时候需要牺牲,但这样的牺牲往往是值得的 ,就像小猎的那位朋友一样,短短5年时间,就能实现以前10年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