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钱的理解
一个人对金钱的理解,决定了他是否真的厉害。 当然,贪财是人性中的一环,更是金钱中的一角,暂且不聊。 我们在面试时,经常会被问对薪资的期望是多少?我记得有一次,我是这样回答的: 目前对薪资没有太高的要求,能满足自我需要求就OK了。
是不是很傻,这样的回答不知道有没有戳中曾经的你们啊。
这样的回答太傻,大错特错了。 这样的回答,背后的的逻辑是: 我值不值钱,有没有价值,我自己说了不算,自我放弃,将自我价值判断权交给了别人。 如果,这样的思维逻辑来做生意,后果可想而知。 金钱的背后逻辑是什么?是自我价值的认同,是势能,是格局,是对金钱的目标感和掌控感。
那些你看着很成功,对金钱很 “渴望” 的成功人。他会清楚的告知对方自己的价值以及自己的需求,会清楚的让对方去了解你的真实价值。
这样高效率的合作,会让双方都很轻松和认可。
所谓“聪明人”合作,不仅高效,而且高价值。
对时间的珍惜度
都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如果你的你是位牛逼的厉害的人,财富是你华丽的外衣,而 时间就是你牛逼的外挂。 每一个厉害的人,都无比地珍惜时间。时间颗粒度, 我想很多人都听过这个词或者概念。
一个厉害的人的厉害之处,就是对时间颗粒度的把控。
万达集团的王健林,他就很牛掰,他的时间颗粒度基本控制在15分钟。
记得当年央视一次采访,主持人迟到了3分钟,王健林当着她的面,乘车离开。这位记者还感慨说,老王就是霸气。其实这背后的逻辑,时间颗粒度。
不是老王霸气,而是时间颗粒度也许是1小时的她,无法理解,对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的老王来说,意味着什么。我记得张萌老师也讲过:她早起后,工作前的各种准备都控制在30分钟以内完成。
现在的我,也在修炼对时间的管理。将时间颗粒度的宽度进一步缩小。因为,时间太稀缺,将做事情要划分优先级,科学合理的安排每一项工作。
我接触一些牛人大佬,像润总、张萌老师、肖厂长,无一不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一个对时间都不珍惜,都不重视的人,又如何能做好事情,如何称得上是厉害的人,更别提合作共赢了。
任何时代,信用都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做人的体现。
大家都说,这两年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各行各业的增长都在放缓,一切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诚信。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新闻:罗永浩的Thin Red Line(细红线)获天使轮融资4亿元。
那个因为做手机而身负6亿巨债的男人,如今回来了。 努力赚钱还债的样子,对梦想追逐的样子,真的很有人格魅力。
在这个变化快速的时间,公司会倒闭,品牌会过气,唯有个人信用,会穿越周期,穿越寒冬。 兑现承诺,做事靠谱,一个人的厉害都是千万件小事堆砌而成的。 那么原来很有名气的明星、网红、IP,为什么一旦塌房,她(他)就再难以东山再起,正是因为那么展现在公众面前的 “信用体系” 崩塌。一个厉害的人,他(她)的底色永远是,内心善良、诚信、靠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