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行精益的过程中,经常见到企业推行一段时间就进行不下去,要么生产跳出来说:“现在太忙,没时间搞精益”,要么质量呱呱叫“赶紧处理投诉吧,这个东西没啥用”,要么设备抱怨说:“还精益,这个表格,那个数据的,反而增加我们不少工作量”......如此种种,这是企业内部推行精益和外部精益咨询都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当这些问题一旦出来,并且多人反馈时,老板就很可能招架不住了,这势必带来精益推行的大打折扣甚至夭折。
如果把精益推行困难大致分成三个方面带来的困难,一个是领导高层的不重视;第二是中层人员的不理解;第三是基础员工的不执行,你认为哪一个是企业推行精益最大的障碍呢?
相信大多数朋友会说是第一个,领导高层不重视,而我的答案会不一样,我认为是第二个,中层人员的不理解,这是我咨询和辅导几十家企业得出的经验总结,为什么?下面展开几个点谈下。
首先,老板一定重视
任何企业的老板,如果同意搞精益,不管是内部自己推,还是请外部咨询老师,一定是老板看到了精益的价值所在,他是认同精益这套体系,才会同意在自己公司内部实践推行。毕竟,稍微了解精益的朋友都知道,精益是从提升质量、降低成本、缩短交期几个核心指标入手,真正落地解决企业的痛点问题,真正提升利润并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你说哪个老板不喜欢?真有不喜欢精益的老板,那是还不了解精益,这个是认知的问题,是老板自己要去解决的。
其次,基层员工一定能执行
前几天跟一个做浸胶纸的企业中层沟通,他们说员工不执行是最他们最头疼的问题,我说只要我们关注解决员工的一些基本问题,员工是会很愿意执行精益方面的相关要求。比如我在江阴一个码头做辅导,刚开始推行5S的时候,码头工人确实有些抵触,但我仔细一了解,发现大家是为劳保用品不够用有想法,一双劳保鞋穿一年,鞋子湿了、破了也得穿着干活,这确实是问题。后来跟高层一沟通,老板们很爽快答应每年发3双,马上发下去。就这样,这个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后来大伙的热情一下子转变,执行得也很不错。
再进一层讲,做好精益就是让大家过程轻松,让结果更好,谁会不愿意执行呢?还是拿5S来讲,我一般在推行之前会给全员做一个培训,让大家知道做好5S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比如做好整理,一下子我们的空间都省出来一大半,以前塞满乱七八糟东西的走道、工序、台面,与清爽宽敞的作业区域,哪个更好?比如做好整顿,让大家找工具、拿产品、放物料时间节省一大半,不管你是计时还是计件,你说你会不喜欢?在比如清扫,与之前脏乱差的现场相比,做完清扫的现场整洁、少粉尘、少油烟、少噪音、少问题,你说你会喜欢哪个工作环境?
不用多言,基层员工很实在,抓住上面两点,他们的问题一定是最快解决的。
最后,中层人员为啥不理解?
从三个方面展开:
1. 不了解精益——认知局限
作为企业中层,不用想我们都知道,他们的认知是高于基础员工但低于老板的,所以不了解精益的大有人在。这主要源于很多中层管理者是从基层一步步打拼上来的,大多有一身技术,但管理确实接触太少,也学习太少。于是突然碰到企业要推行精益,他们是不可能一下子跟上节奏的,只能花时间给他们引导、培训,让他们能逐步认识和理解精益。
2. 不愿意推精益——思想局限
这个可能是他们身上最大的障碍。一方面因为自己有技术,也在这个领域干了很多年,再加上对外界的学习和了解太少,就逐步形成了固步自封的思想。并且很多中层是老员工,这个“老”,一方面是资历老,另外一个是年龄老,所以要改变起来相对不容易。另一方面是因为面子思想,我部门管得好好的,你要过来插一脚,这不是在说我管的不好吗,还想我支持?没门!你说要改变这个思想,是不是难度忒大?
3. 不会做精益——行动局限
能力问题一直都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只是需要投入一些时间和资源。对于中层管理者而言,前面已经提到了,他们确实很多不了解精益,更不会精益工具,要下去实施,当然有问题。比如你让他去指导自己部门搞5S,他自己都不知道每个S的步骤,你说他怎么去指导,甚至连自己的办公桌都搞不好,这会很打击他的信心,也会损他的颜面。还比如你让他写个看板,他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看板,他压根就不知道该扎写、写什么,这当然不行。因为他们都不会,一定会让行动变得迟缓,甚至不去行动。
所以,中层一定是精益推行的最大困难,解决这个问题,很多问题将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