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HR],中国中高端HR社群
■ 本文为[我们HR]第 1023 篇原创。
■ 作者云杉, [我们 HR]知识星球星友 。
领导一般有这么几类下属:一是理解不了领导的想法,自己提不出有价值的见解,对领导的决策执行不到位;二是不大理解领导的想法,自己的意见建议大部分不会被采纳,但是能较好的执行领导的思维;三是能与领导思想同步了,多数意见建议能被领导采纳,执行领导决策过程能够及时反馈,还能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恰当解决;四是比领导高明,能提出更好更有价值的意见,能在领导决策过程中起到幕僚的作用。要达到第三、第四种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登高望远 胸怀全局
棋者常言:“全局在胸才能下一盘好棋。”领导常提醒我们格局要大一点,站的要高一点,其实就是 站在全局看问题 ,跳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发现本部门、本单位在全局网络中的位置,找到所有的干系人以及辨明彼此之间的关系,看透背后运行的规律,找到第一性原理,这样给出的建议才是有价值、能长远的。康熙年间,九子夺嫡,谋士邬思道和雍正说“争是不争,不争是争”,雍正以退为进,最终夺得了皇位。这就是邬思道的高明之处,雾里看花间保持清醒。工作中,不少人局限于自己部门的利益,就事论事,提出的建议层次很低,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领导的信任。所以在生活中要注意点滴积累,逐步了解局势全貌,做个大格局的有心人。
见多识广 博闻强识
人与人最大的差距在于 认知水平 的不同。要像块海绵似的不断汲取见闻,转换成有用的信息,信息量足够大时找到信息之间的规律,发现本质,就能形成高层次认知。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渊博的见识,才能让人明白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才能让人不紧不慢、从容地面对世间的喜乐忧愁。工作上除了专业书籍,也要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这些国家的政策法规制度对行业、单位、各项工作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以此为立足点,就站到了观察分析问题的最高处,谋划工作才不会偏离方向。平时工作遇到形形色色的人等,要注重观察,善于倾听,发现其背后真正的诉求,提前准备与不同类型人员打交道的题本,以不变应万变。
统筹谋划 突出重点
参谋工作要做好就得抓主流、抓关键。 一是紧紧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 中心工作关系着全局的胜利,也是领导最关注的问题,要全方位熟悉了解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参与到核心工作中去,为中心工作赋能。遇到本职工作与中心工作冲突时,一切资源向中心工作倾斜,不能因小失大。 二是注重围绕核心矛盾。 要把主意出到领导心坎不容易,得看到领导近期关注的主要矛盾。每个时期主要矛盾不同,不能见着矛盾躲着走,只有迎难而上,才有可能迎来事业及自身的进步。得深入调查和研究矛盾的前因后果,分析深层次原因,及时提出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 三是不惧围绕疑难杂症。 所谓疑难杂症,就是情况复杂,阻力较大,困难较多,甚至历史悠久的遗留问题,处理不好容易引出新的问题或者导致问题更严重。一旦有勇气和智慧破解这类问题,必将为领导排忧解难,推动全局工作向前发展。
立足问题 着眼时效
出谋划策是为了 解决实际问题 。有的主意看起来高明,实践起来却行不通,只停留在理论里;有的主意只在一段时间有用,其他时间就不管用了;有的主意在某些局部管用,放到全局却走不动了;有的主意不仅解决不了现有的问题,反而带出了新的问题。
真正的好主意一般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具有针对性,能够切中要害,问题找得准才能对症下药;二是内容具体,有可操作性,不仅有方案,还要充分论证,列举优势、劣势、风险、困难;三是可实现的,能达到目的,要对实现的目标做有依据的猜测;四是有时限的,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解决问题。另外任何决策都有利有弊,需要在一定条件下权衡利弊,评估风险,选择相对有利的方式。
作者简介:
云杉,曾在四大及政府机关工作,全模块人力资源工作经历,侧重干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