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齐晓明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管理学硕士
上市公司、互联网公司财务总监、CFO、总裁
国际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作者的话:本篇文章主要是给在企业中工作的财务新人一些建议,不足之处请阅读者指正,也请大家带着思考阅读本篇,希望能有一些启发。
什么是会计?
会计和程序员在工作方式上非常相似,其实是通过一门语言记录一种需求。程序员是通过计算机语言,把客户的需求反映成一个应用;会计是通过会计语言,把企业的经济活动反映成会计资料。专业性质是一门语言,工作过程是一个类似翻译的过程,这就有了表达得准确不准确、精妙不精妙之分了。当我们使用一个软件,遇到一个蹩脚的功能,都会骂这个开发者和产品经理太蠢;同样的,内行看到那些不准确、不合理的账务处理,同样笑话记账者的不专业。翻译工作有三重境界:“信、达、雅”。(你目前的技能属于哪一重境界?)
什么是财务?
财务是在掌握会计原理和会计语言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组织目标,进行资产管理、投资融资、风险控制、财务管理等的决策支撑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不同的是,财务管理是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企业数据为依据、以支撑战略实现为目标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方向性;与其他管理工作相同的是,财务管理也要积极拥抱企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依据原理和假设进行判断和推理,既是管理工作,又同时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你有思考过会计和财务的区别吗?)
职业现象
根据以上的解读,如果你是一个新人,首先准确地掌握这门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是后续工作的“武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武器”不称手,工作起来处处捉襟见肘。所以大家很容易明白为什么大公司在招聘财务经理以上职位的时候,都喜欢从“四大”出来的专业人士,财务经理这个位置已经是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者,从中层往高层培养的过程中,企业是希望候选人已经将这门语言掌握到最准确,这样企业的管理成本、沟通成本才最低。
职场方向
作为会计新人,职业的路径是非常宽的,不管是企业、政府还是社会组织,都需要记录经济活动的人员。大致方向无非两类,一类是在一个企业或组织中,以后走上职业经理人道路;另一类是作为一个执业会计人员,从市场上自己拿客户做服务。两种方向都非常好,但是它们有着相同的起点:“正规”的会计基础+对企业全方位的深刻理解。
所谓“正规”,是指企业核算是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并且新人在其中可以实践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参与越多的实践成长得越快。
而对企业全方位的深刻理解则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企业战略、业务的理解和参与,例如很多企业已经有了业财融合的岗位设置财务BP;另一方面是不断深化自己在财务管理和其他管理方面的学习,提高自己的系统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完善自己的管理理论体系,学以致用,不断循环。
职场误区
很多会计新人来我的财务公司求职,当我问到他们为什么选择来财务公司?几乎所有人的回答都是一样的:因为可以接触更多不同类型企业的账务。当我看到这些年轻的求职者,我心里是非常着急的,这也是为什么我想写一篇文章的动力。
大家应该都学过英语,在我们中国学英语,老师有没有告诉过大家,精读一篇文章比草草地泛读多篇文章提高更快?
很遗憾,我也是这样的老师。
会计学的是个道理,只要道理通了,什么企业类型的账务你都能驾驭,因为道理都是一通百通的。前文说到会计语言是你的“武器”,作为武林高手,你只要把一个武器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就可以行走江湖,不会害怕对手用的是大刀还是棒槌。武功怎么提高最快?那就是和高手过招。和臭棋篓子下棋,那是越下越臭。所以前文所讲的“正规”就是指有一个风清气正的武林环境,并且你有机会和高手过招,如果是一个高手如云的环境,那么恭喜你,你的武功会日进千里。
到底是什么技能使我们在职场上顺风顺水?
就是给企业和客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创造价值”的、能“填坑”的都是求之不得的人才。
所以,会计人员在熟练掌握了“武器”用法的前提下,还想迈向管理岗位,对战略、销售、商业模式、投融资、风控、人性等方面的理解和运用才是重点。
试想,如果在一个企业中,你想做财务高层,比如财务总监、CFO、财务总经理等职位,你不理解老板的战略布局、不懂企业的销售体系、不懂得沟通与协调、不懂得经济运转的规律、不懂得政策的导向解读,又怎么可能实现呢?如果坐上了上述任何一个位子,你的工作内容有90%基本跟会计没有什么关系了。
所以,扎根在一个“正规”的企业或机构中,从高度、深度、广度几个方面理解企业的运转才是能做好财务工作的关键。我在企业中面试了很多经常换工作的财务人员,有人甚至是每段工作经历只有几个月,这种人几乎是不会进入到下一轮的。
职场指路
作为一个新人,如果进入了大型企业或机构,起点是非常好的,符合“正规”这个条件。但这类主体财务分工非常细致,基层财务人员很难全面实践每个岗位。这时候需要新人脑子里时刻有这根弦,争取更多的轮岗机会、自己主动有意识地去理解公司的业务和运转模式,主动跟领导请教,学艺不如偷艺。
如果进入了中小企业,也不必灰心,自己有意识地提高系统思维方式、学习企业方方面面的管理知识,协助老板做大做强,如果企业能够做大,财务总一定是合伙人,也是一条不错的路。
如果进入了一个很糟糕的公司,没有锤炼自己的机会,那就要考虑选择问题了,毕竟时间是不等人的,要尽快地成长起来。
有人还在考证VS加入一个有意义的项目之间纠结,这个是没有必要的。市场对人才的甄选规则是:能打胜仗且有证>能打胜仗没证>有证没打过胜仗>既没打过胜仗又没证。有机会去打仗远远胜过纸上谈兵,直面工作才会让你了解企业运转的真相。
职场情商
财务人员往往给人的印象是呆板、教条、不善沟通。没错,在会计的学习中,有非常多的微观知识,对人的大脑有一定的“禁锢”作用,学得多了,就有点爱钻牛角尖。所以职场新人们,也许有那么一段时间,你是被没有消化的知识困住了,可以理解。但是那不能是财务人的常态。所谓学习的最高境界,是能跳出书本再看书本,跳出现象再看现象,这其中有一个把书先读厚再读薄、最后扔掉书本的成长过程。每天死啃专业知识,也不能忽略了职场利益平衡、凡事有交代、事事有回应、工作结果超越期待、协调沟通团结同事等基本职场法则。无论是什么工种,最后能当领导的都是高情商的,财务也不例外。
写在最后
职业的路线不分好坏,而人最难认清的是自己。参加高考要补短板,但职业发展要看长板。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发展路线,就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最重要的。祝愿每一个财务新人都能知难而进、披荆斩棘。
作者 齐晓明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 管理学硕士
上市公司、互联网公司财务总监、CFO、总裁
国际注册会计师、税务师
文章来源:锦凡财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