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常怀感恩之心,才能接住幸运

稻盛和夫曾说:

不管面对何种境况,都要以“感谢之心”去面对。

在直面灾难、苦难、不幸状况的时候,其实正是表达感谢的绝好机会。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种严酷的环境、严峻的局面,能够锻炼我们的心志,磨炼我们的灵魂。

所以不要悲叹,不要怨恨,不要总是忿忿不平,要对灾难、苦难和不幸说“谢谢”,用积极的态度接受一切,抱着乐观的心态不断向前。

1

乐于感谢,能消“恶业”

无论何时何事,都以感谢之心应对——这其中实际上隐含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是因为,某种灾难降临时,既可能消去一直折磨自己的“业”,也可能唤来新的灾难。而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应对灾难时的那一颗心。

心中描绘的景象会成为现实 。也就是说, 心中所思,会成为业,即成为“原因”,原因制造出现实这个“结果”。 这种“原因与结果”交织而成的法则,在这个世界上俨然存在并发挥着作用。

造业的并不只有思念,行动也会造业。这个业一定会作为现象显现。过去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口的话,或是偶然做出的行为,都会成为业,在某个时候,这个业会变成灾难,降临到我们头上。

在遭遇灾难时,我们会手忙脚乱、惊慌失措、痛苦挣扎。所以我们都希望尽可能避免灾难。但是, 不管想了多少好事、做了多少好事,过去所造的业在作为现象显现出来之前,是不会消失的。

当灾难到来时,如果我们的心态不对,就可能唤来更大的灾难。避免这一点的方法就是“愉快”地接受灾难。

如果受了伤,就要想:“啊,还好,只受了这么点伤就完事了,没有惨到身体都动弹不了。”如果生了病,要感到高兴:“就这点病,动个手术就能治好,真幸运。”

灾难发生,意味着消 大的灾难能够消业自不必说,即使是很小的灾难,也能消业,所以应该高兴。 即使心里不这么想(即高兴不起来),也要使用理性让自己高兴起来。这很重要。

只要能够感到高兴,自然就能够心怀感谢。 不管遇到什么灾难,都能高兴,都能感谢,那么,过去所造的业就会消失殆尽。

遭遇灾难时要感到高兴。 以前,京瓷在没有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制造和提供了医疗用的人工膝关节。这件事,媒体曾广泛报道,并对京瓷展开了激烈的批判。

这事是有原因的。当时我们获得了制造和销售人工股骨关节的许可。医疗界又向我们提出制造膝关节的强烈请求,而且他们是急需。在他们的催促之下,我们制造了膝关节。尽管有这个背景,但我对此不做任何辩解,只是反复道歉谢罪。

京瓷总部门前,接连几天布满成排的摄像机,电视上多次播放我低头谢罪的镜头。我身心俱疲,于是前往法师处请求指点。

法师像往常一样沏好了茶,仔细聆听我的倾诉。然后对我说:“ 很好啊,灾难降临之际,也就是过去造的业消失之时。遭受这么一点批判就能消业,所以必须庆祝一番啊。

一心想着法师肯定会安慰我,没想到法师竟然这样说,我觉得他这话未免冷漠无情。

但是,仔细咀嚼了这段话,我觉得我的心灵被治愈了,深感慰藉。

活着从来不遭遇灾难的人不存在,灾难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以意想不到的形式袭来。

这种时候,不能意气消沉,不能堕入绝望的深渊。“这么一点事就能消掉过去的业”,要为此高兴,并予以感谢,然后跨出新的一步。可以说,这是度过人生这一严酷旅程的“秘诀中的秘诀”。

2

心怀感谢,困难成为财富

如果缺乏对他人的谦卑之意,感谢之心是无法萌生的。自己之所以有今天,是长期以来许多人帮助支持的结果。 公司之所以能够存续,是依靠员工辛勤的劳动,还多亏那些下订单的客户。正因为有这样的谦卑之意,感谢之心才能油然而生。

京瓷从京都一家小小的街道工厂起步,最初得到的订单,就来自松下集团中的一家公司。

我们把松下集团内的公司都亲切地叫作“松下先生”,开始了与他们的商业往来。

京瓷当时是一家位置偏僻、毫不起眼的街道工厂,几乎没有任何知名度,能从松下集团得到订单,实在难能可贵。但另一方面,无论交期还是品质方面的要求,订单中都有十分严格的规定,除此之外,还有价格方面的要求,对方每年都有苛刻的降价要求, 要满足这些要求,我们必须做出非同寻常的努力

当时,同样从“松下先生”那里获得零部件订单的同行中,有些人总是愤愤不平,一味抱怨松下“欺负供应商”。他们的这种心情当然可以理解,但我首先想到,“松下先生”每年都能照常给我们下订单,而且, 正是他们提出的苛刻条件锻炼了我们 。想到这些,就不能忘记对“松下先生”表示感谢,我这样告诫自己。

即便是要求苛刻的订单,只要对“松下先生”有利,我们就二话不说,依照对方的价格照单全收。为了在这种条件下挤出利润,我们绞尽脑汁,拼命努力。 而此后不久,京瓷进入美国市场,从当时蓬勃发展的美国半导体公司获得了订单。这时候, 京瓷的产品同当地同行相比,不仅品质远远超越,而且价格特别低廉。

苛刻的要求接二连三,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京瓷拼命创新开发,由此孕育出超越行业水准的卓越的产品,并保证了良好的收益。 意识到这一点时,我从心底升起了对“松下先生”的感谢之情:“感谢您锻炼了我们。”

而当时同行业中那些一味发牢骚、愤愤不平的企业,现在很多都已经消失了。

消极应对眼前的境遇和状况,满腹牢骚,满口怨言,这样的态度不可取。 有对方的帮助,才有今天的自己。 态度谦虚,常怀感谢之心,能做到这一点,此后的命运将大相径庭。

 

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仅供交流,如侵联删。


(职场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