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职路施语
大家好,欢迎来到本付费专栏《职场实战经验谈之规避离职10节课》。我是职路施语,一位在职场拼搏奋斗将近20年的职场人,在这里我将自己在职场所经历的点点滴滴,结合实际案例,以经验总结的方式,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用。不讲高大上的大道理,只说实在管用的好经验。
职场中,每个人或许都经历过一两次离职,哪怕是在稳稳的体制内工作,也保不准哪一天心血来潮,做出离职的举动,或者无奈之下被迫离职 。
尽管离职很常见,但我们都不想常遇见,毕竟,离职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情,而且,非本人主观意愿下的离职,往往都会带来不少“后遗症”。
至于为何会离职、离职会带来哪些影响及如何避免离职等等,我将在后续课程中陆续做以分享,本节课暂不赘述。
接下来,我们来进行第一节课内容,重点谈一下,什么情况下,意味着你将要离职,先来看一个事例。
在业务主管岗位工作已经将近3年的公司职员小宋,业务能力尚可,为人也比较随和。原本想通过自身努力,将工作做得再出色一些,更快实现提职加薪的目的。却在有一天,个人的业务工作被一位新人给分摊了一部分。
当时,小宋以为这是公司想减轻个人工作上的负担,为此,还高兴了一阵子,结果,没过多长时间,公司HR便找到她,称她已经被列入公司裁员名单了。
而她所能做出的选择,只有两条,要么接受公司的岗位调整,薪资待遇也会随之做出相应改变。要么,选择离职,可以领到一定额度的赔偿金,且还有相应额度的失业补助。
小宋几经考虑,最终还是选择了离职,尽管对她来说,来得较为突然。
一般而言,公司想让一名员工离职,都是会考虑经济成本的。毕竟,在员工没有出现原则性错误的情况下,无论进行岗位调整,还是直接予以辞退,都是需要付出相应的经济赔偿。
因而,在准备辞退员工的情况下,若非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公司通常不会直接予以辞退,更多的都是采取迂回路线,形成一种势,布出一个局,让员工意识到,我需要离开了。具体而言,主要有5种方式:
1.调整岗位
通常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式。直接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将你由原先的核心岗位,调整至边缘岗位。比如,由原先的车间主任,调整为某部门的副职领导。
另一种是间接式。就是用一至两位新人或者其他同事,以协助工作的名义,逐渐接手你的岗位与职责,达到一定程度,你的岗位与权力则会被架空与旁落,离职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无论哪种方式,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一个:现行岗位已不再需要你,可以自行选择离开。倘若,你对此还依依不舍,颇有想法,或许公司会相应延续一段时间。但经过几次工作上的“把关设卡”,还有业绩上的KPI绩效考核,用不了多长时间,自身就会倍感失落而选择放弃。
2.降低工资
这种情况,在体制内工作一般不会出现。但在私人企业当中却是屡见不鲜。当然,若以辞退为目的降低工作标准,都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比如,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业务能力考核,或者针对你所在的岗位,调整工件定额,再或者降低、压缩开展工作过程中所需的电话费、误餐费以及一些工作应酬所需的开支等等。
对于公司而言,就是能省则省。而对于员工来讲,工资少一分、缺一厘,往往就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甚大。而当员工认为自身劳动付出与回报不再平衡时,离职将会成为首选项。
3.保持沉默
在一家单位,不少员工都认为,公司领导或者上级,平时对自己不说不讲,是一种对个人工作肯定的表现。
但有时候却恰恰相反,越是领导对你不闻不问,就越意味着,你对领导心目的地位越来越低,乃至没有价值可言。
试想,任何一位员工都不可能是完美员工,纵使一时间得到领导的肯定,但过了一段时间,肯定会因工作上的疏漏或者其他方面的问题,被领导批评与指责,这才是一种正常现象。
而你在职场中却是一种反常的存在,无论工作还是生活,上上下下都视你为空气,从不批评指责,还有工作上的交流与反馈。很可能就是你不再被需要了,你已经没有待在这里的理由了。
4.频繁外派
这种外派颇有“发配边疆”的味道,旨在让你脱离核心工作,离开关键岗位。采取的方式,往往以出差赴某地参观学习,参加会议,进行交流等等为主。
这样的活动,看似很高大上,实则学成归来,不但对自身工作无益,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见过公司的一位业务员,被公司领导安排参加为期两周的某产品检验技能培训,回来之后,便成为某产品验收的牵头负责人,看起来理所当然,实则,个人的主业精力被分散了。
结果,在竞争业务主管时,因个人业务不突出而被暂缓提拔。没过多久,便被公司列入拟裁员名单当中。
5.变相加活
常听那句话,给工作就是给机会,给机会就是荣誉,给荣誉就是给地位。但,倘若工作给了,但就此打住,没有下文了呢?
而且,没有下文之后,始终涛声依旧,今天给你安排这项工作,明天给你安排工作。即便如此,如果,所安排的工作,可以锻炼你的业务能力,促进自身成长,倒也无妨。
若是全是没有什么含金量的杂活,此时,你就有必要做出反思了。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经历过几次这样的安排,发觉明显就是一种折腾,就应想到,公司这就是在暗示自己离开。
简单归纳一下,公司要想你离开,给出的信号无论或明或暗,但归结为一条:就是不会按你所谓的“套路”出牌,你越是想做什么,就越不会让你做成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