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工作7年,负债20万,裸辞后的人生更加迷茫?

我是18年参加工作的,毕业以后出于就业压力和家庭因素,找了一家当地的银行上班。

内容图片

普通二本,师范学院毕业,想要找一份像样的工作真的挺难的。当时自己学的是非师范类专业信息工程方面,属于冷门专业,毕业那年编制类的只有两个岗位。专业名字虽然大气唬人,但在昆明这个地方,高新企业真的不多。大学期间,对这个专业,只能说是学了一些泛概念和专业名词,真正的核心技术不多,所以要想靠技术和能力取胜,基本为零。

比起一起毕业的同学,当时自己找到了一份还算稳定的工作,内心还是挺开心的。在很多人眼里,银行意味着高薪,体面,白领,精英。直到我自己进去以后才发现,其实很多人都误解了,真正的银行并不像身边的人想的那样。

内容图片

作为一个“三无”人员,没资源,没背景,没学历,搁以前想要进入银行其实挺难的,但现在的银行说到底也不过是一群草台班子,真正能留在基层扎根的人很少。待遇不高,压力不小,人来人往,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我当时应聘的是柜员岗,就是人们常说的帮有钱人数钱。刚开始觉得新鲜,时间久了其实挺枯燥的。作为一个前台岗位,银行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你不需要创新,也不需要有多聪明,你只需要按照规章制度,规规矩矩的办业务就好。

内容图片

一笔业务,多一分钱是问题,少一分钱也是问题,必须正确无误。每一个柜员刚上班那会,或多或少都倒贴过钱,有时候业务量太大,多找给客户钱,事后客户不认账,只能自己出钱平账。对于一个营利性的机构来说,在银行,谁都可以亏钱,但公司不能亏。

普通人在银行的日子,一眼就能看到头。作为柜员,时间久了,有关系的可以考虑去清闲一些的管理岗位,没有关系和资源的普通人,要么跨部门去做营销,要么只能在原有的岗位上深耕,做一个营运主管,基本也就到头了。

内容图片

众所周知,昆明的工资是不高的,普遍在两三千左右。刚入职那会一个月自己实发到手1500左右,当时自己年轻,本着听人劝吃饱饭,想着慢慢就会好了。后来才明白,是自己想多了。真的挺佩服那时候的自己,一股韧性,一两千的工资一干就是两年。

很多人说银行的福利好,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前面两年自己五险一金一个月差不多单边也就是八九百块。一年有两千块的员工福利外加每月100块的通讯费,其他的基本没有了。至于传说中的年终奖,我不配。我所在的银行,所谓的年终奖就是每个月给员工少发几百块,攒到年底一起发,差不多就是两个月工资。

内容图片

第三年,一块入职的小伙伴都走了,我的工资也涨了,每个月实发到手差不多在三千到四千块左右,就这样我又干了三年。我不知道其他银行是怎么执行的,在我们银行,柜员属于风险岗位,一年就要轮岗一次,相当于也就是换个网点。如果被安排在同城,昆明市区还好,一不小心去了异地(大理、丽江),真的挺难的。食宿自理,在银行工作了6年,换了五个地方,给自己的感觉就是到处漂泊,居无定所。有时候刚租完房安顿下来,又被安排到其他地方。

刚参加工作那两年,说实话,一千多块钱的工资,没靠家里接济,想要在昆明活下去真的挺难的。好像现在这个社会,借贷挺方便的,我就靠着花呗、借呗都一系列借款软件挺过去。不过凡是有利有弊,这也造就了我后来还不清的欠款,微薄的收入,每天白加黑,996,挣得还不够还利息。虽然我后面工资涨了一点,也开始在逐步清偿前面的债务。但工资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还完前面的又要借贷消费。中间家里有事,没办法,自己又拿了5万。就这样利滚利,越欠越多,最后爬到了20万。

内容图片

债务危机爆发了,今年以来,公司又要开始降薪。前几天自己租房的两笔大额消费,被公司判定为不合理消费,疑似存在套现行为,属于违规行为,面临被开除的风险。没办法,只能主动离职。

其实,说出来做什么?真的没想好,人生最宝贵的7年给了银行。银行是个去能力化挺严重的地方,出来以后除了银行,感觉自己就是个废人,啥也不会。人生迷茫,前路无光!


(职场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