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冷了,找出了一件穿了很长时间的厚外套,从衣柜里拿出来的时候才发现它的袖口已经破了。
仔细想想,才惊觉这件厚外套已经是五年前的衣服了,这五年里,
几乎没有再添置过这个季度的衣服,因为它实在是太好穿了,根本舍不得扔。
现在袖子破了,第一反应也是把它拿到缝纫店去补一补,补完还能再穿五年。
你也有这样的“旧衣情结”吗?

衣服穿到破也还是喜欢穿,不知道为什么,但就是觉得穿起来很舒服很自在,
衣柜里全都是几年前买的衣服,每年都是它们,穿来穿去也不嫌烦。
短袖穿久了就在家里当睡衣穿,裤子穿不下了就咬牙减减肥继续穿,好像字典里从来没有“扔掉”这个概念。
看起来,这似乎是一种远离消费主义的节俭行为,其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它暴露了你的人生真相,说明你正好处于以下三种状态之中。
在现实中找不到安全感
看到一位网友吐槽自己的妈妈:“她总是一大包一大包地往家里拿亲戚不要的旧衣服,
我们的旧衣服她也会收拢起来自己穿,她自己的衣服更是不得了,一件能穿十几二十几年都不愿意扔。
去年过年的时候,都说今年的米价会涨,她特别着急,连夜去超市抢了很多袋真空包装的大米,一直吃到现在也还没吃完。
我们如今都习惯了手机支付,可是她总是对手机支付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不信任。
在家里藏钱的地方,她总是会放着两三万的现金,说是以备不时之需。

我看着觉得心疼,就说把钱给我,我放到余额宝里,一天的利息能有一块钱呢。
她不愿意,说万一哪天全球都停电了呢?万一全世界都断网了呢?万一你们的手机都被入侵了不能用了呢?”
看着这些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啼笑皆非,可是,这样的观念却正反映了一个事实:
这些总喜欢穿旧衣、遵循旧的生活模式的人,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不安全感”。
现实社会的一切都是在飞速变化着的,互联网是未知的、AI的走向是未知的、科技变化是未知的、审美是未知的、社交也是未知的……
这些“守旧”的人,可能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步伐,只好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找回安全感。

“穿旧衣服”就是其中一个方式,因为旧衣代表着确定性,我们不用选择、不用搭配、更不用费尽心思研究潮流,只需要穿上就走就行了。
所以你也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着不安全感、焦虑和生存压力等等,
那么旧衣服就会成为一种“锚点”,帮助你对现实生活产生更加稳定安全的心理状态。
更关注自我感受
之前看到过一个职场人通用的“穿衣模式”:入职前一个月,大家会不约而同每天化淡妆、穿新衣服;
入职几年,工位就变成了另一个家,同事变成了“不配看到我新衣服”的人,
每一个职场人都开始用旧衣服和脏衣服糊弄工作日,而是将新衣服和好看的搭配放在周末或者出游的时候。

这其实就是因为,最开始的时候,他们将公司当成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可渐渐的,他们对公司这个环境熟悉了起来,对同事的眼光也降低了敏感度,不会再在意来自于同事的评价。
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认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像是一个大舞台,
各种行为就像是在舞台上表演,同时我们的行为也会被台下的观众尽收眼底。
所以,每一个人都会通过自发地管理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印象,以此来完善自己在社会环境中的形象。
当你更加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时,也即更加在意他人的目光和评价,
所以才会追逐时尚和审美潮流,确保自己的穿衣打扮一直处在潮流的第一线。
而那些喜欢穿旧衣服的人,则更加关注自我感受,他们不会花钱花时间在打扮自己的外在形象上,

反而会将钱花在床品、内衣裤、鞋子、护肤品这些更能让人享受到生活品质的东西上。
所以,假如你完全不在意衣服新旧与否,那就说明你已经拥有了“去表演化”的生活态度,完全为自己而活、只考虑自己是否有享受到这个世界。
与此同时,你也不会在意他人的眼光,保持着更高的自我接纳程度,是一种真正通透又自由的活法。
规避社交评价
近些年,互联网上开始流行一种“精致打扮羞耻症”,也就是当你精心打扮外出的时候,总是会觉得羞耻、紧张、不自在。
觉得我的打扮是不是太夸张了?项链手链搭配的会不会很奇怪?妆容怎么样?会不会显得很“装”?有没有用力过猛的感觉?
甚至觉得,大街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若有似无打量自己,他们的眼神特别奇怪,好像在嘲讽也好像在偷笑,总之就是浑身上下都不舒服。
所以,很多人开始刻意回避所谓“潮流”,尽量用旧衣服把自己打扮得非常低调普通,
这样的心理其实源于“不配得感”,也就是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么好看的装饰,所以才总是觉得浑身都不自在。

这种生活策略,常见于较为内向者、高敏感人群和社交恐惧症人群。
他们害怕成为别人评价的中心,如果是正面评价还好,一旦得到了负面评价,
就会觉得自己完全暴露在了他人的眼光中,自尊完全被人踩在了脚下。
其实,心理学中有一个“聚光灯效应”,指的是人们总是会高估别人放在自己身上的注意力,也就是我们平时感知到的“别人是不是在看我?

在正常的社交活动中,没人会在意另一个人穿的衣服是不是夸张、妆容是不是符合潮流,
大多数人都是一眼扫过,很快就忘记了自己见过这么个人。
所以,我们既不用为了迎合他人目光去天天换新衣,只为证明自己衣服多、衣品好;
也不用刻意穿旧衣服让自己隐藏在人群里,尽量保持低调和沉默。
不管是抵抗消费主义、怀念过往、还是只是单纯的节俭,穿衣从来都不是一个可以轻易被人定义的生活模式。
而我们只要保持四个字的态度,就能涵盖一切,那就是“舒服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