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随着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气温逐渐走低,羽绒服、棉衣等御寒衣物也进入了销售旺季。
在武汉,一家服装公司正忙得不可开交。工厂里存放着三四千件库存,员工们为处理每天上百个订单,正不停地打图、贴标签、寄快递,准备将这批冬装发往全国各地。

武汉一工厂存放着大量棉衣、羽绒服。图/九派新闻 蔡晓萱
据了解,该公司主营全国范围内的服装批发与零售业务,主要销售支持定制图案的棉衣和羽绒服。
“最近特别忙,昨晚一直忙到早上六点才休息。”11月5日,肆陆壹(武汉)服装公司负责人冯密告诉记者,销售旺季一般集中在10月至次年3月。“今年10月武汉降温较早,那时我们一天能卖出100多件棉服。”

冯密正在给衣服做烫画。图/九派新闻 蔡晓萱
冯密表示,每当气温降至十几度以下,订单量就会大幅增加,“2023年我们总共售出了1万多件。”而在天气暖和的淡季,公司便暂停接单,集中处理积压订单。
他介绍,目前工厂内最畅销的款式是长款棉服,分为黑白两种颜色,零售价298元。记者观察到,该款式板型修身,上身不显臃肿。“很多体育生参加体考、音乐生参加艺考都会穿这款。”
记者在仓库看到,里面存放的都是未经印花的空白服装。工作室则备有大量辅料,员工通过烫画机进行定制烫印,即可完成棉衣和羽绒服的个性化定制。

武汉一服装公司所摆放的样衣。图/九派新闻 蔡晓萱
冯密透露,公司订单目前以零售为主、批发为辅,客户主要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师生,支持来图定制、丝网印刷。“学生喜好多样,有人喜欢光板款,也有人希望印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比如刺绣或定制Logo。”他表示,定制会收取10至15元的加工费。
他提到,曾有一个学校体育队定制了印有自主设计Logo的棉衣,以团购形式批量订购了数十件。

给衣服印制Logo。图/受访者提供
据了解,该公司在福建设有总仓,库存量达三四十万件。工厂通常采取“反季生产”模式,即在夏季生产冬季所需的棉袄、冲锋衣和大衣,在冬季则生产春夏季的货品,如短袖、卫衣。目前工厂里的库存,正是总仓在夏季时调运过来的。
来自武汉体育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小李在校期间买过他家的衣服。“这衣服又暖和质量又好,我不仅自己穿,还给爸妈和好几个朋友都买了。”他说。
该工厂生产的服装多为不分男女和尺码的通用款式,适合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消费者。冯密介绍,其订单不仅限于国内,甚至已销往海外,但以个人零售为主。许多客户是通过社交平台联系他的,其中包括在美国、新西兰、韩国等地的留学生。这些人出于对款式的喜爱,甚至愿意支付高达上百元的国际运费,这笔费用往往已超过衣服本身的价格。

尺码标签。图/九派新闻 蔡晓萱
九派新闻记者 蔡晓萱
实习记者 彭子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