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闻道 | 发展时尚产业、振兴“审美经济”,佛山需要“湾区视野”与“广府文化”双重赋能

大家好,新的一期《张闻道》又跟大家见面了。今天想借8月29日南海大沥镇打造“灯湖中轴中央时尚区”来和大家聊聊佛山时尚产业的发展。

首先,为什么要将关注点定在时尚产业?因为时尚产业是相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而对于“中国工业第四城”佛山而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恰是“再造一个新佛山”在产业上需重点关注的领域。

我们认为,要真正走通这条时尚之路,佛山必须跳出“一城一地”的局限,站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总体格局中寻找自己的坐标。

佛山的优势在于其深厚的制造底蕴。盐步的内衣、平洲的玉器、伦教的珠宝,不仅是产业集群的代名词,更代表着精湛的工艺与成熟的供应链,这是佛山融入湾区时尚产业链的最大底气。但“能制造”不等于“能创造”,更不等于“被认可”。佛山需要主动对接香港的国际设计资源、澳门的葡语国家商贸通道以及广州的设计人才与展会平台,定位好“智造”领域——做广深港澳“大脑”背后最坚实的“制造之手”。通过“香港设计+佛山制造”“澳门渠道+佛山产品”“广州展会+佛山供应链”等模式,实现从OEM到ODM乃至OBM的跃迁。

另一方面,文化赋能是佛山品牌高端化的核心引擎。广府文化是大湾区共同的精神根脉,而佛山与广州、香港同属广府文化圈中话语权极强的代表。佛山应充分挖掘这一优势,用当代审美诠释岭南风情,将醒狮、香云纱、武术等元素融入产品设计,讲述佛山工匠“精益求精”的当代故事。这不仅能够打造差异化的品牌个性,更是对抗同质化竞争、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有效路径。

此外,我们也建议用政策积极引导本土消费市场的培育。佛山坐拥近千万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内需市场。发放时尚消费券、举办设计周、打造特色时尚街区等方式,不仅可以刺激本地消费,还能为本土品牌提供试错和迭代的空间,形成“市场—反馈—升级”的良性循环。

尤其值得强调的是,在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渗透各行业的今天,审美成为了人类独有的稀缺能力。时尚产业归根到底是“美感经济”,是对文化的解读、对情感的共鸣、对个性的表达,这些是AI难以替代的。佛山发展时尚产业,不仅是经济命题,更是在技术革命中守护人文价值的选择。

文 | 记者 张闻 实习生 李佳


(时尚责编:拓荒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