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夏天哪种鞋子最火
洞洞鞋一定榜上有名
最近福建连续多天降雨
很多人几乎天天穿着洞洞鞋出行
但在医生眼里
洞洞鞋却是一种很容易“招病”的鞋
最近,
福州又出现一位洞洞鞋“受害者” ……
女子常穿洞洞鞋 确诊足底筋膜炎
最近,
福州一女子经常穿洞洞鞋,
足底疼痛,
严重时甚至难以行走,
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检查发现,
足底筋膜出现钙化,
确诊为足底筋膜炎。
洞洞鞋大多选用发泡倍数高的pvc(聚氯乙烯)材料,鞋子非常柔软,也因此每年都发生过穿洞洞鞋搭乘电梯,鞋子被电梯卷吸的事件。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医生高兆鹤解释,正是因为这种鞋子过于柔软,缺乏对足弓的有效支撑,以及这类鞋子过于宽大,长期行走过程中,脚趾需要刻意抓握鞋底,以维持走路姿势,容易引发足底无菌性炎症,长期不注意就成了足底筋膜炎。
此前他还接诊过穿平底单鞋、凉拖导致足踝问题的患者。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此外,
最近还流行“踩屎感”的鞋子,
鞋底平、软、宽,
标榜“一直踩一直爽”,
实际上也在偷偷地
毁掉人们的足部健康。
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叶宝叶介绍,足部是人体直接与地面接触的部位,是支撑人体站立的最低部位,协同其它关节进行走、跑、跳等动作。
如果长期穿类似鞋底很软、鞋跟包裹性不够的鞋子,会增加足弓的负担,导致足弓受力不均,短期穿可能会引起足底局部酸胀疼痛等不适,长期穿会引起踝关节、膝关节甚至是腰部的不适。
叶宝叶建议,足弓正常的人不要长期穿这类鞋子,而有扁平足、足内翻或足外翻等先天性足弓有问题的人尽量不要穿或少穿,否则会加重足部问题。
看似透气,实则是“真菌培养皿”
除了足部的骨骼健康问题,也要注意这类鞋子可能引起的皮肤问题。
别以为洞洞鞋的鞋面有洞就是透气,污垢恰恰通过洞洞进到鞋里,鞋底又密不透气,不吸汗,长时间光脚套在鞋子里,高温高湿的环境下,鞋子就成了真菌培养皿了。
福建卫生报健康大使、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易东木提醒,当你发现自己的脚皮肤起皮、有裂痕、长水泡,就说明感染了真菌,也就是俗称的“脚气”。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用药治疗,涂抹抗真菌的药膏,如酮康唑乳膏,每天涂2次,坚持4周以上。
洞洞鞋不是不能穿,而是建议不要长时间穿,一天不超过4-6小时,且要经常清洁消毒,搭配透气吸汗的纯棉袜子一起穿。
(图片由豆包AI生成)
如何科学选择鞋子?
✦软硬适中:鞋底厚度超过4厘米且弧度明显的鞋不建议选,但鞋底又薄又平的也不建议选。鞋底应软硬适中,回弹力足,可以给足弓一定的回弹支撑,同时还能使脚部放松。
✦尺码留余地:穿上鞋子后,最好留出一厘米左右的缝隙,不要过于宽大,也不要挤脚。
✦纹路少易清洁:选择表面相对光滑、纹路少,不容易藏污纳垢、滋生细菌,易清洁的拖鞋。
✦材料选择很关键:优先选择天然橡胶、热塑性弹性体(TPE)等相对安全的材料。
转发提醒身边人!
福建卫生报全媒体记者 邓剑云
编辑:小枫
审核:黄美辉、陈静
来源:福建卫生报
【来源:福建卫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