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德阳日报
脱下商品的“华丽外衣”
□端阳西川(什邡)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中国包装联合会、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快递协会、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等七家权威组织共同发出倡议,呼吁全社会反对商品过度包装,推动绿色文明消费。这标志着对商品包装扭曲现象的深度审视与纠偏。
商品过度包装之害,首先在于其触目惊心的资源浪费与环境负担。消费者撕开一层又一层的包装,产品却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最终核心内容往往所剩无几——月饼、粽子层层包裹,茶叶礼盒“皮厚馅薄”,令人喟叹不已。这些包装“新衣”在短暂炫耀其虚假的“尊贵”后,旋即成为废弃物,在污染环境的同时,更与绿色发展的时代方向背道而驰。
商品过度包装之弊,更深层在于其悄然助长的奢靡风气与对消费本质的扭曲。当商家为追求“高端”“奢华”而竞相在包装上堆砌冗余填充与贵金属装饰,消费的核心意义便如“买椟还珠”般被悄然置换。茶叶、月饼、粽子等商品本身的价值在层层包裹中被稀释,而包装的虚幻光环却成了主角。一旦商品包装比内容物更昂贵,礼品就被异化为包装的傀儡,消费本质就被悄然置换,甚至沦为一种行为艺术——此风所及,不仅让礼尚往来的真挚情谊蒙尘,更无形中助长了浮躁奢靡的社会风气。
面对商品过度包装的积弊,治理显然难以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方能刹住过度包装之风。此次七家行业协会联手倡议,正是推动政策落地的关键助力。它既是对从业者自律意识的唤醒,也是向全社会发出崇尚简朴的清晰信号。
商品包装设计当以“节俭”为最高美学,从“繁文缛节”回归“大道至简”——在材料选择上崇尚环保,在结构上追求精炼,在视觉上传递简洁之美。唯有告别华而不实的包装枷锁,才能让每一份产品都回归其真实价值与尊严。因此,商家要回归本源,在提升产品内在品质上精益求精,拥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硬实力,消费者自然会心甘情愿买单、舒舒服服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