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时尚再发力!108件设计作品集中展现多元文化

近日,一场汇集108件匠心之作的“时装秀”——“粤港澳大湾区巡回时尚展览 2025”在广州中大门拉开帷幕。展览汇聚了大湾区40个时装设计品牌及艺术单位以及6所设计院校的时尚力作,涵盖服装、包袋、鞋履和配饰等品类,展览将持续至5月25日。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时尚产业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窗口期,广东时尚产业快速发展,广州、深圳等城市大力推动产业时尚化发展。2025年广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未来五年广州要奋力打造4个5000亿元级产业集群,时尚消费品便是其中之一。此次活动力图促进大湾区各城市的设计师、设计机构、专业团体及文化从业者间的紧密合作,推动区域时尚产业蓬勃发展。

“包罗万有”挑战时尚固有认知

日前,“粤港澳大湾区巡回时尚展览 2025”在广州中大门POP设界·广州时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开幕,展览将持续至5月25日。展览集合来自大湾区的40个时装设计品牌及艺术单位及6所设计院校的108件作品。

Fashion Farm Foundation项目总监杨锦淮介绍,本次巡展以“包罗万有·红”为主题,“包”指包袋,延伸至各类时尚配饰;“罗”指罗衣,代指不同风格的服装;而“红”则寓意“万绿丛中一点红”,聚焦大湾区新锐设计师和院校学生,聚焦时尚设计中最耀眼、最有突破的创意之作。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环保与科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传统元素的创新表达等,是此次展品的突出特点。

例如,香港设计师李冠然的时装品牌FAVEBYKENNYLI的“假领子”系列,运用有机棉、环保布材料等进行制作,希望传递环保等概念。来自香港的BLANK CONCEPT带来的展品,是采用3D打印等先进技术制作、具有独特现代纹理的配饰。而澳门时装品牌SARA LOLO的设计师ALo Lo在时装中融入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的概念。此外,着眼于传统元素的霆禧服饰带来了古法手工旗袍等作品,在保留传统服饰的十二道工序的同时,运用现代立体剪裁技术。

来自6所大湾区设计院校的优秀学生作品也在现场进行展出,有的以九龙寨城为灵感,有的用服装来讲述神话故事,有的关注海洋生态的破坏,有的关注性别平等的社会议题。

今年的展览,还推动香港时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艺术、时装和产品设计等不同元素跨界合作,通过这5种合作形式推出了8组梦幻联动作品。

推动湾区设计走向市场

记者了解到,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创产业发展处赞助,并由香港非营利时装推广机构Fashion Farm Foundation策划及主办的第五个大湾区大型时尚项目——“大湾区:时尚融合 2025 GBA: Fashion Fusion 2025”于4月11日从广州启程。本次展览是该项目广州站的最后一项重磅活动。

除广州外,“大湾区:时尚融合 2025”项目还将前往深圳、中山、珠海、香港以及成都,举办三地时装秀、巡回时尚音乐会、跨城时尚展览、时尚跨界联乘、活动分享会等丰富活动。

上海设界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区总经理冯永强表示:“这几年,我们和大湾区时尚行业在交流层面是非常深入的。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更多是设计作品的商业变现,将湾区的这些设计师们推向市场。”

文|记者 胡彦

图|受访者提供


(时尚责编:拓荒牛 )